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1.1 感戴 | 第14-16页 |
1.1.1 感戴的定义 | 第14页 |
1.1.2 感戴的理论 | 第14-16页 |
1.1.3 感戴的相关研究 | 第16页 |
1.2 父母教养方式 | 第16-18页 |
1.2.1 父母教养方式的定义 | 第16-17页 |
1.2.2 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1.3 领悟社会支持 | 第18-19页 |
1.3.1 领悟社会支持的定义 | 第18-19页 |
1.3.2 领悟社会支持与感戴的关系 | 第19页 |
1.4 父母教养方式、领悟社会支持与感戴的关系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2.1 已有研究不足 | 第21页 |
2.2 拟研究问题 | 第21页 |
2.3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2.3.1 理论意义 | 第21页 |
2.3.2 实践意义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3.2 研究工具 | 第22-23页 |
3.2.1 初中生感戴量表 | 第22页 |
3.2.2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 第22-23页 |
3.2.3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 第23页 |
3.3 研究程序 | 第23页 |
3.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3页 |
3.5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第23-24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24-35页 |
4.1 初中生感戴的现状 | 第24-26页 |
4.1.1 初中生感戴的总体特点 | 第24页 |
4.1.2 初中生感戴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第24-26页 |
4.2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总体特征 | 第26-27页 |
4.3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的总体特征 | 第27页 |
4.4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和感戴的关系研究 | 第27-35页 |
4.4.1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和感戴的相关关系 | 第27-28页 |
4.4.2 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 第28-35页 |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 第35-39页 |
5.1 初中生感戴的现状分析 | 第35-36页 |
5.1.1 初中生感戴的总体状况 | 第35页 |
5.1.2 初中生感戴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35-36页 |
5.2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分析 | 第36页 |
5.3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的现状分析 | 第36-37页 |
5.4 领悟社会支持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感戴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37-3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39-4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39页 |
6.2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 第39-41页 |
6.2.1 根据孩子的特点调整教育方式 | 第39页 |
6.2.2 教育要有规则 | 第39-40页 |
6.2.3 适当给予孩子自由 | 第40页 |
6.2.4 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 | 第40页 |
6.2.5 家校联合引导感戴实践 | 第40-41页 |
6.3 研究创新 | 第41页 |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附录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