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空肠弯曲菌简述 | 第8页 |
·空肠弯曲杆菌的生理特性与致病机理 | 第8-9页 |
·空肠弯曲杆菌在食品中的感染 | 第9-10页 |
·益生菌干预病原菌感染的作用机制 | 第10-11页 |
·产生抗菌物质 | 第10页 |
·竞争排斥作用 | 第10页 |
·粘附屏障作用 | 第10-11页 |
·免疫调节作用 | 第11页 |
·益生菌拮抗空肠弯曲杆菌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益生菌拮抗空肠弯曲杆菌的体外研究 | 第11页 |
·益生菌拮抗空肠弯曲杆菌的体内研究 | 第11-12页 |
·具有拮抗病原菌功效的益生菌筛选指标及方法研究 | 第12-13页 |
·具有良好的胃液及胆盐的耐受能力 | 第12页 |
·具有抑菌性 | 第12页 |
·对病原菌粘附或侵袭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 第12-13页 |
·立体背景及意义 | 第13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22页 |
·实验材料 | 第15-16页 |
·实验所用菌株 | 第15页 |
·实验所用动物 | 第15页 |
·实验所用细胞株 | 第15页 |
·实验所用培养基 | 第15页 |
·实验所需试剂 | 第15-16页 |
·实验所需材料 | 第16页 |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16页 |
·体外实验方法 | 第16-19页 |
·实验菌株培养及上清液、菌悬液的制备 | 第16-17页 |
·HT-29 细胞的培养 | 第17页 |
·乳酸菌对人工模拟胃肠液的耐受性实验 | 第17页 |
·乳酸菌与空肠弯曲杆菌共培养生长的测定 | 第17页 |
·乳酸菌原始发酵上清液中抑菌物质的研究 | 第17-18页 |
·乳酸菌对空肠弯曲杆菌的粘附抑制实验 | 第18-19页 |
·乳酸菌对空肠弯曲杆菌的侵袭抑制实验 | 第19页 |
·空肠弯曲杆菌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 | 第19-22页 |
·大肠杆菌及空肠弯曲杆菌感染小鼠的实验方案 | 第19-20页 |
·小鼠灌胃 C. jejuni 后的临床评分 | 第20页 |
·各组小鼠肠道内 C. jejuni 数量的实时检测 | 第20-21页 |
·感染 C. jejuni 小鼠结肠中促炎细胞因子的检测 | 第21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21-22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2-42页 |
·乳酸菌对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的耐受能力 | 第22-25页 |
·乳酸菌与空肠弯曲杆菌共培养的测定 | 第25-26页 |
·乳酸菌抑菌物质的初步研究 | 第26-30页 |
·调节 pH 值对抑菌效果的影响情况 | 第26-27页 |
·热处理对乳酸菌发酵上清液抑菌效果的影响 | 第27页 |
·酶处理对乳酸菌发酵上清液抑菌效果的影响 | 第27-30页 |
·乳酸菌对空肠弯曲杆菌粘附 HT-29 细胞的抑制作用 | 第30-32页 |
·乳酸菌对空肠弯曲杆菌侵袭 HT-29 细胞的抑制作用 | 第32-33页 |
·空肠弯曲杆菌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 | 第33-42页 |
·小鼠灌胃 C. jejuni 后的临床评分 | 第34-35页 |
·各组小鼠肠道内 C. jejuni 数量的实时检测 | 第35-36页 |
·感染 C. jejuni 小鼠结肠中促炎症性细胞因子的检测 | 第36-42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50页 |
附录:DNA 序列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