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汉语综合课语言输入及效果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21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现状 | 第10-14页 |
·对外汉语课堂中语言输入特点及原则 | 第10-11页 |
·不同类型课堂语言的运用分析 | 第11-12页 |
·不同课型的语言输入情况探究 | 第12-13页 |
·对外汉语课堂中书面语言的输入研究 | 第13-14页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21页 |
·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 | 第15-17页 |
·Long的互动假设理论 | 第17页 |
·Swain~②的语言输出理论 | 第17-18页 |
·Schmidt的察觉假说 | 第18页 |
·Ellis~④的输入频率理论 | 第18-21页 |
第2章 综合课语言输入的途径及特点 | 第21-39页 |
·教师语言 | 第21-26页 |
·教师语言对学生汉语习得的影响 | 第21-22页 |
·教师语言分类 | 第22-24页 |
·理想的教师语言特点 | 第24-26页 |
·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互动语言 | 第26-29页 |
·互动语言对学生汉语习得的影响 | 第27-28页 |
·互动话语内容 | 第28页 |
·理想的互动语言特点 | 第28-29页 |
·教材 | 第29-34页 |
·初级综合教材对学生汉语习得的重要性 | 第29-30页 |
·教材体例 | 第30-31页 |
·理想教材特点 | 第31-34页 |
·其它形式的语言输入 | 第34-39页 |
·板书 | 第34-36页 |
·多媒体 | 第36-39页 |
第3章 初级汉语综合课型语言输入的现状 | 第39-53页 |
·调查基本情况 | 第39-40页 |
·调查目的 | 第39页 |
·调查对象 | 第39页 |
·调查内容 | 第39-40页 |
·留学生基本情况 | 第40-41页 |
·综合课教师语言输入情况 | 第41-45页 |
·课堂互动输入情况 | 第45-46页 |
·综合课本语言输入情况 | 第46-49页 |
·学生语言应用现状 | 第49-50页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50-53页 |
·正面信息 | 第50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50-53页 |
第4章 初级汉语综合课语言输入效果提升的策略 | 第53-59页 |
·提升价值 | 第53页 |
·初级汉语综合课语言输入效果提升的策略 | 第53-59页 |
·教师语言输入效果提升策略 | 第53-56页 |
·互动语言输入效果提升策略 | 第56-58页 |
·初级综合教材语言输入效果提升策略 | 第58-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