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方言论文

荆州(观音垱镇)话音韵研究

附图第1-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1页
一、绪论第11-17页
   ·荆州市的地理人口和历史沿革第11-13页
   ·研究现状第13-15页
  (一) 综合性的调查报告第13-14页
  (二) 方言志第14页
  (三) 单篇论文第14-15页
   ·研究方法与意义第15页
  (一) 研究方法第15页
  (二) 研究意义第15页
   ·发音人介绍第15-17页
二、荆州(观音垱镇)话音系第17-31页
   ·声母第17页
   ·韵母第17-18页
   ·声调第18页
   ·单字音表第18-31页
  (一) 声韵拼合关系表第18-21页
  (二) 声韵调配合表第21-31页
三、荆州(观音挡镇)话与中古音之比较第31-53页
   ·荆州(观音垱镇)话声母的演变第31-37页
  (一) 帮系声母演变规律第31-32页
  (二) 端系声母演变规律第32-34页
  (三) 知系声母演变规律第34-35页
  (四) 见系声母演变规律第35-37页
   ·荆州(观音垱镇)话韵母的演变第37-47页
  (一) 古今韵母对照表第37-44页
  (二) 韵母演变规律第44-47页
   ·观音垱镇话声调与《广韵》的比较第47-50页
   ·荆州(观音垱镇)话的音韵特点第50-53页
  (一) 声母的特点第50页
  (二) 韵母的特点第50-51页
  (三) 声调的特点第51-53页
四、荆州(观音垱镇)话中的颤音[r]第53-61页
   ·颤音[r]的语音特征第53-55页
   ·颤音[r]与“子”缀第55-57页
  (一) 观音垱方言出现颤音的条件第55-56页
  (二) 观音垱镇方言中含颤音的词语示例第56页
  (三) 颤音[r]和“儿”缀第56-57页
   ·颤音[R]的产生和发展第57-61页
  (一) 颤音[r]的产生原因第57-60页
  (二) 颤音[r]的发展第60-61页
余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附录:荆州(观音垱镇)话同音字汇第65-95页
致谢第95-9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成果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古代契约文书的中保人称谓词语演变研究
下一篇:初级汉语综合课语言输入及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