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I 文献综述 | 第12-36页 |
1 冬枣 | 第12-19页 |
1.1 枣概述 | 第12-15页 |
1.1.1 国外枣产业发展现状 | 第12页 |
1.1.2 国内枣产业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1.2 冬枣概述 | 第15-18页 |
1.2.1 冬枣的形态特征和资源分布 | 第15-16页 |
1.2.2 冬枣品种的界定 | 第16页 |
1.2.3 冬枣的繁殖 | 第16-17页 |
1.2.4 冬枣的栽培 | 第17页 |
1.2.5 冬枣产业的发展前景 | 第17-18页 |
1.3 冬枣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3.1 冬枣呼吸类型的研究 | 第18页 |
1.3.2 冬枣贮期品质变化的研究 | 第18-19页 |
1.3.3 冬枣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 第19页 |
2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现状 | 第19-24页 |
2.1 预冷 | 第19-20页 |
2.2 冷藏 | 第20页 |
2.3 气调贮藏 | 第20-21页 |
2.4 减压贮藏 | 第21页 |
2.5 防腐保鲜剂 | 第21-22页 |
2.5.1 防腐保鲜剂的主要类型 | 第21-22页 |
2.5.2 防腐保鲜剂研究现状 | 第22页 |
2.6 辐照处理保鲜 | 第22-23页 |
2.7 臭氧(O_3)及负氧离子保鲜 | 第23页 |
2.8 磁场杀菌保鲜 | 第23-24页 |
2.9 生物技术保鲜 | 第24页 |
2.9.1 生物防治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 | 第24页 |
2.9.2 利用遗传基因保鲜 | 第24页 |
3 减压贮藏技术 | 第24-28页 |
3.1 国内外减压贮藏技术的研究状况 | 第25页 |
3.2 减压贮藏的设备和条件 | 第25-27页 |
3.2.1 减压方式 | 第25-26页 |
3.2.2 减压设备 | 第26页 |
3.2.3 减压的压力 | 第26-27页 |
3.2.4 减压的温度 | 第27页 |
3.2.5 减压的湿度 | 第27页 |
3.3 减压贮藏的特点 | 第27-28页 |
3.3.1 减压贮藏的优点 | 第27-28页 |
3.3.2 减压贮藏的缺点 | 第28页 |
4 臭氧及其应用 | 第28-36页 |
4.1 臭氧的发现及存在 | 第28-29页 |
4.2 臭氧的基本性质 | 第29-30页 |
4.3 臭氧的广谱杀菌效果 | 第30-31页 |
4.3.1 臭氧对细菌繁殖体的杀菌效果 | 第30页 |
4.3.2 臭氧对细菌芽胞的杀灭效果 | 第30-31页 |
4.3.3 臭氧对病毒的杀灭效果 | 第31页 |
4.3.4 臭氧对真菌的杀菌效果 | 第31页 |
4.3.5 臭氧对原虫的杀灭效果 | 第31页 |
4.4 臭氧的杀菌特点 | 第31-32页 |
4.5 臭氧的杀菌机理 | 第32页 |
4.6 臭氧发生技术 | 第32-33页 |
4.6.1 光化学法 | 第32页 |
4.6.2 电化学法 | 第32页 |
4.6.3 电晕放电法 | 第32-33页 |
4.7 臭氧的应用研究 | 第33-36页 |
4.7.1 水质处理方面 | 第33页 |
4.7.2 医疗领域 | 第33-34页 |
4.7.3 食品加工保鲜领域 | 第34-36页 |
II 正文 | 第36-64页 |
1 引言 | 第36-3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8-45页 |
2.1 试验材料和仪器 | 第38-40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38-39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39页 |
2.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39-40页 |
2.2 冬枣保鲜单因素试验 | 第40-43页 |
2.2.1 试验材料处理 | 第40-42页 |
2.2.2 试验指标测定及操作方法 | 第42-43页 |
2.3 冬枣组织微观结构观察和保鲜方法优选 | 第43-45页 |
2.3.1 组织切片制作和微观结构观察 | 第43-44页 |
2.3.2 冬枣保鲜处理正交试验 | 第44-4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5-59页 |
3.1 减压对冬枣呼吸强度的影响 | 第45页 |
3.2 减压对冬枣淀粉酶活性、淀粉含量和果实硬度的影响 | 第45-47页 |
3.3 减压对冬枣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和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3.4 减压对冬枣贮期霉菌抱子和果实腐烂的影响 | 第48页 |
3.5 减压对冬枣冷害和失重的影响 | 第48-49页 |
3.6 臭氧对冬枣呼吸强度的影响 | 第49页 |
3.7 臭氧对冬枣淀粉酶活性、淀粉含量和果实硬度的影响 | 第49-51页 |
3.8 臭氧对冬枣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和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3.9 臭氧对冬枣果肉组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第52页 |
3.10 臭氧对冬枣贮期霉菌抱子和果实腐烂的影响 | 第52-53页 |
3.11 冬枣减压贮藏果肉细胞结构变化 | 第53页 |
3.12 冬枣减压贮藏果皮气孔形态变化 | 第53-54页 |
3.13 冬枣臭氧处理果肉细胞结构变化 | 第54页 |
3.14 冬枣不同处理鲜度指数变化比较 | 第54-55页 |
3.15 冬枣不同处理硬度变化比较 | 第55-56页 |
3.16 冬枣不同处理维生素 C含量变化比较 | 第56-57页 |
3.17 冬枣不同处理贮后货架期比较 | 第57-58页 |
3.18 冬枣保鲜正交试验 | 第58-59页 |
4 讨论 | 第59-62页 |
4.1 关于冬枣贮期生理特性 | 第59页 |
4.2 减压对冬枣生理变化的影响 | 第59-60页 |
4.3 臭氧对冬枣生理变化的影响 | 第60-61页 |
4.4 关于正交试验 | 第61-62页 |
5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附录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