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留学生的极限性程度补语教学分析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6-10页 |
第一章 极限性程度补语的概念 | 第10-13页 |
第一节 极限性程度补语的概念 | 第10-11页 |
一、极限性程度补语的概念及常用形式 | 第10页 |
二、极限性程度补语与程度补语的关系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极限性程度补语的分类 | 第11-13页 |
一、按照结构形式分类 | 第11-12页 |
二、按照感情色彩分类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极限性程度补语的特点 | 第13-27页 |
第一节 极限性程度补语的语法特点 | 第13-19页 |
一、极限性程度补语的句法形式 | 第13-16页 |
二、极限性程度补语的语法使用规则 | 第16-19页 |
第二节 极限性程度补语的语义特点 | 第19-24页 |
一、关于极限性程度补语语义的理解 | 第19-20页 |
二、极限性程度补语对其述语的选择 | 第20-23页 |
三、极限性程度补语的语体色彩 | 第23-24页 |
第三节 极限性程度补语的语用特点 | 第24-27页 |
一、极限性程度补语所表达的感情色彩 | 第24-25页 |
二、极限性程度补语所表达的修辞效果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对留学生学习和使用极限性程度补语的调查 | 第27-35页 |
第一节 调查统计及分析 | 第27-29页 |
一、极限性程度补语的使用情况 | 第27-28页 |
二、使用情况分析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偏误调查及分析 | 第29-35页 |
一、极限性程度补语的偏误类型 | 第31-33页 |
二、偏误原因及分析 | 第33-35页 |
第四章 针对极限性程度补语的教学和学习建议 | 第35-42页 |
第一节 关于教材和教学大纲方面的建议 | 第35-36页 |
一、增加极限性程度补语,并提高复现率 | 第35页 |
二、遵循可理解的输入原则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关于教师教学方面的建议 | 第36-40页 |
一、针对教学原则的建议 | 第36-38页 |
二、针对教学方法的建议 | 第38-40页 |
第三节 关于学生学习方面的建议 | 第40-42页 |
一、在练习时以交际性练习为主 | 第40页 |
二、在学习时采用语境法 | 第40页 |
三、语法、语义、语用全面掌握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