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三、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0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四、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第11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二)语料来源 | 第11页 |
五、论文特色 | 第11-12页 |
第一章 语言、认知与隐喻 | 第12-16页 |
第一节 语言与认知 | 第12-13页 |
第二节 语言与隐喻 | 第13-14页 |
第三节 人体隐喻的产生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汉语中“头”的隐喻 | 第16-27页 |
第一节 汉语中的“头” | 第16页 |
第二节 头的隐喻分析 | 第16-25页 |
一、目标域为人物 | 第16-17页 |
二、目标域为实体 | 第17-18页 |
三、目标域为次序 | 第18页 |
四、目标域为品质属性 | 第18-19页 |
五、目标域为思维、智力 | 第19-21页 |
六、目标域为情绪、态度 | 第21-22页 |
七、目标域为事情的起点或终点 | 第22-23页 |
八、目标域为领导行为 | 第23页 |
九、目标域为抽象意义 | 第23页 |
十、目标域为条理 | 第23-24页 |
十一、目标域为空间 | 第24-25页 |
十二、目标域为生命 | 第25页 |
十三、目标域为时间 | 第25页 |
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越南语“(?)”的隐喻 | 第27-36页 |
第一节 越南语中的“(?)” | 第27页 |
第二节“(?)”的隐喻分析 | 第27-35页 |
一、目标域为人物 | 第27-28页 |
二、目标域为实体 | 第28-29页 |
三、目标域为次序 | 第29页 |
四、目标域为品质属性 | 第29-30页 |
五、目标域为思维 | 第30-31页 |
六、目标域为情绪、态度 | 第31-32页 |
七、目标域为开端 | 第32-34页 |
八、目标域为领导行为 | 第34页 |
九、目标域为原因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汉语“头”与越南语“(?)”的隐喻综合对比 | 第36-45页 |
第一节 汉语“头”与越南语“(?)”隐喻的共性与差异对比 | 第36-39页 |
一、汉越语“头((?))”共有且表达高度一致的隐喻分析 | 第37页 |
二、汉越语“头((?))”共有但表达存在差异的隐喻分析 | 第37-38页 |
三、汉越语“头((?))”特有的隐喻分析 | 第38-39页 |
第二节 汉语“头”与越南语“(?)”隐喻异同的原因分析 | 第39-43页 |
一、汉语“头”与越南语“(?)”隐喻相同的原因 | 第39-41页 |
二、汉语“头”与越南语“(?)”隐喻不同的原因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附录 | 第46-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