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水产加工工业论文--水产食品加工与保藏论文

鱼糜漂洗水中蛋白的分级等电沉淀和絮凝回收工艺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0 前言第13-23页
    0.1 鱼糜制品及鱼糜漂洗水第13-14页
    0.2 常用蛋白分离沉淀技术第14-18页
        0.2.1 盐析法沉淀分离蛋白技术第14-15页
        0.2.2 有机溶剂沉淀分离技术第15-16页
        0.2.3 等电沉淀法沉淀分离蛋白技术第16页
        0.2.4 絮凝法沉淀分离蛋白技术第16-17页
        0.2.5 电阻加热法沉淀分离蛋白技术第17-18页
    0.3 鱼糜漂洗水蛋白的回收第18-20页
        0.3.1 膜分离回收蛋白第18页
        0.3.2 絮凝剂法回收蛋白第18-19页
        0.3.3 等电点沉淀法回收蛋白第19-20页
    0.4 鱼糜加工废水中回收蛋白的利用第20-21页
    0.5 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1-23页
        0.5.1 研究意义第21页
        0.5.2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0.5.3 研究的创新点第22-23页
1 加压CO_2酸化沉淀回收鱼糜漂洗水蛋白第23-35页
    1.1 材料与仪器第23-29页
        1.1.1 实验材料第23页
        1.1.2 实验设备第23-24页
        1.1.3 鱼糜漂洗水的实验室模拟第24-25页
        1.1.4 模拟废水成分分析第25-27页
        1.1.5 鱼糜漂洗水中水溶性蛋白等电点分析第27-28页
        1.1.6 加压二氧化碳对废水体系pH值的影响第28页
        1.1.7 温度对体系pH值的影响第28页
        1.1.8 废水蛋白浓度对体系pH值的影响第28-29页
    1.2 结果与分析第29-34页
        1.2.1 鱼糜漂洗水基本成分组成分析第29页
        1.2.2 废水中金属元素组成分析第29-30页
        1.2.3 废水中水溶性蛋白等电点分布分析第30-31页
        1.2.4 加压二氧化碳对废水体系pH值的影响第31-32页
        1.2.5 废水蛋白浓度对体系pH值的影响第32-33页
        1.2.6 温度对体系pH值的影响第33-34页
    1.3 总结第34-35页
2 气体携带乙酸等电沉淀回收鱼糜漂洗水蛋白第35-45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5-39页
        2.1.1 实验材料第35页
        2.1.2 测定方法第35页
        2.1.3 实验设备与仪器第35-37页
        2.1.4 加压CO_2携带乙酸对体系pH的影响第37页
        2.1.5 携带时间与N_2携带酸后体系pH的关系第37-38页
        2.1.6 携带温度与N_2携带酸后体系pH的关系第38页
        2.1.7 蛋白含量与N_2携带酸后体系pH的关系第38页
        2.1.8 分级等电沉淀回收废水蛋白第38-39页
        2.1.9 上清液蛋白SDS-PAGE分析第39页
    2.2 结果和分析第39-44页
        2.2.1 加压CO_2挟带酸时体系pH的变化第39页
        2.2.2 挟带温度与CO_2携带酸体系pH的关系第39-40页
        2.2.3 挟带时间对N_2携带酸减压后体系pH的影响第40-41页
        2.2.4 挟带温度对N_2携带酸减压后体系pH的影响第41-42页
        2.2.5 蛋白浓度对N_2携带酸减压后体系pH的影响第42-43页
        2.2.6 分级等电沉淀回收蛋白结果分析第43页
        2.2.7 蛋白提取后上清液SDS-PAGE分析结果第43-44页
    2.3 总结第44-45页
3 壳聚糖絮凝回收分级等电沉淀后的鱼糜漂洗水中蛋白质第45-54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5-47页
        3.1.1 试剂与仪器第45-46页
        3.1.2 絮凝时间对蛋白质回收率的影响第46页
        3.1.3 壳聚糖对蛋白质回收率的影响第46页
        3.1.4 溶液环境对蛋白质回收率的影响第46-47页
        3.1.5 蛋白质回收热力学影响因素的响应面分析第47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47-53页
        3.2.1 絮凝时间对壳聚糖絮凝沉淀蛋白过程的影响第47-48页
        3.2.2 内因——壳聚糖的影响第48-49页
        3.2.3 外因——环境条件的影响第49-50页
        3.2.4 蛋白质回收热力学影响因素的响应面分析第50-53页
    3.3 总结第53-54页
4 回收蛋白产品分析第54-61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4-55页
        4.1.1 实验材料第54页
        4.1.2 回收蛋白基本成分分析第54-55页
        4.1.3 氨基酸组成分分析第55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5-59页
        4.2.1 回收蛋白的基本成分分析第55-56页
        4.2.2 矿质元素的分析第56-57页
        4.2.3 回收蛋白产品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第57-58页
        4.2.4 分级等电沉淀+絮凝技术经济性分析第58-59页
    4.3 总结第59-61页
5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5.1 总结第61-62页
    5.2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0页
致谢第70-71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筑施工企业应急能力多级可拓评价研究
下一篇: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铣削参数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