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7-8页 |
二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8-11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四 语料来源 | 第11-12页 |
第一章“被”字句语义研究综述 | 第12-20页 |
一 被动说 | 第12-16页 |
二 结果说 | 第16页 |
三 致使说 | 第16-17页 |
四 三分式 | 第17-19页 |
五 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对外汉语“被”字句的教学现状 | 第20-26页 |
一 对外汉语“被”字句教材考察 | 第20-23页 |
二 “被”字句教学方法和习得情况 | 第23-25页 |
三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基于“构式—语块”理论的“被”字句分类及其教学设计 | 第26-56页 |
第一节“构式—语块”分析法的流程 | 第26-27页 |
一 确定构式义 | 第26-27页 |
二 分析构式的语义配置 | 第27页 |
三 分析确定语块内容 | 第27页 |
第二节 各类“被”字句的构式分析及其教学设计 | 第27-55页 |
一 A类表位移的“被”字构式 | 第27-33页 |
(一) A类“被”字句的构式义 | 第27-28页 |
(二) A类“被”字构式的语义配置 | 第28-30页 |
(三) A类“被”字构式的教学设计 | 第30-33页 |
二 B类表遭遇的“被”字构式 | 第33-38页 |
(一) B类“被”字句的构式义 | 第33-34页 |
(二) B类“被”字构式的语义配置 | 第34-35页 |
(三) B类“被”字构式教学设计 | 第35-38页 |
三 C类表变化的“被”字构式 | 第38-44页 |
(一) C类“被”字句的构式义 | 第38-39页 |
(二) C类“被”字构式的语义配置 | 第39-40页 |
(三) C类“被”字构式的教学设计 | 第40-44页 |
四 D类表认定的“被”字构式 | 第44-49页 |
(一) D类“被”字句的构式义 | 第44页 |
(二) D类“被”字构式的语义配置 | 第44-46页 |
(三) D类“被”字构式的教学设计 | 第46-49页 |
五 E类表因果致使的“被”字构式 | 第49-55页 |
(一) E类“被”字句的构式义 | 第49页 |
(二) E类“被”字构式的语义配置 | 第49-51页 |
(三) E类“被”字构式的教学设计 | 第51-55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
个人简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