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7页 |
1.1 多肽 | 第10-14页 |
1.1.1 多肽的吸收机制 | 第10-11页 |
1.1.2 几种典型的生物活性肽 | 第11-14页 |
1.2 生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 | 第14-16页 |
1.3 抗氧化活性肽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25页 |
1.3.1 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标准 | 第16-17页 |
1.3.2 酶解水产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1.3.3 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 | 第22-25页 |
1.4 课题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1.4.1 比目鱼皮资源利用现状 | 第25页 |
1.4.2 国内多肽生产工艺的现状 | 第25-26页 |
1.4.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比目鱼皮预处理工艺的研究 | 第27-35页 |
2.1 材料和仪器 | 第27-28页 |
2.1.1 材料及试剂 | 第27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27-2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8-30页 |
2.2.1 比目鱼皮基本成分测定 | 第28页 |
2.2.2 比目鱼皮中胶原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8页 |
2.2.3 脱脂率的测定 | 第28-29页 |
2.2.4 杂蛋白溶出率 | 第29页 |
2.2.5 胶原蛋白溶出率 | 第29页 |
2.2.6 比目鱼皮的预处理 | 第29-30页 |
2.3 结果及讨论 | 第30-33页 |
2.3.1 比目鱼皮的成分分析 | 第30-31页 |
2.3.2 脱脂处理 | 第31-32页 |
2.3.3 除杂蛋白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比目鱼皮多肽的酶法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第35-53页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35-36页 |
3.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35页 |
3.1.2 主要仪器 | 第35-36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6-39页 |
3.2.1 水解度的测定 | 第36页 |
3.2.2 多肽得率的测定 | 第36页 |
3.2.3 比目鱼皮明胶的制备 | 第36页 |
3.2.4 比目鱼皮的酶解工艺研究 | 第36-38页 |
3.2.5 胶原多肽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 第38页 |
3.2.6 胶原多肽氨基酸组成分析 | 第38页 |
3.2.7 胶原多肽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38-39页 |
3.3 结果及讨论 | 第39-52页 |
3.3.1 酶的筛选 | 第39-40页 |
3.3.2 水解时间的确定 | 第40-41页 |
3.3.3 单因素实验 | 第41-43页 |
3.3.4 响应曲面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3.3.5 酶解产物的相对分子量 | 第46-47页 |
3.3.6 胶原多肽氨基酸成分分析 | 第47-48页 |
3.3.7 胶原多肽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48-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酶解制备抗氧化多肽及其分离纯化 | 第53-63页 |
4.1 材料及仪器 | 第53-54页 |
4.1.1 材料及试剂 | 第53页 |
4.1.2 主要仪器 | 第53-54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4.2.1 制备抗氧化胶原多肽的酶解工艺研究 | 第54-55页 |
4.2.2 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 | 第55页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5-62页 |
4.3.1 酶的筛选 | 第55-56页 |
4.3.2 单因素实验 | 第56-58页 |
4.3.3 响应曲面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4.3.4 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 | 第60-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年产 10 吨胶原多肽工艺流程设计及产品配方研制 | 第63-71页 |
5.1 年产 10 吨胶原多肽的规模设计 | 第63-67页 |
5.1.1 放大工艺 | 第63-65页 |
5.1.2 年产 10 吨胶原多肽设备选型 | 第65页 |
5.1.3 经济效益分析 | 第65-67页 |
5.2 胶原多肽产品配方研制 | 第67-70页 |
5.2.1 胶原多肽-阿胶口服液的制备 | 第67-68页 |
5.2.2 胶原多肽泡腾片的制备 | 第68-7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1-72页 |
6.1 结论 | 第71页 |
6.2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2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