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学生心理学论文

留守初中生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前言第7-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15页
    1.1 留守儿童研究综述第9-10页
        1.1.1 留守儿童概念界定第9页
        1.1.2 留守儿童主要研究成果第9-10页
    1.2 性别角色研究综述第10-15页
        1.2.1 性别角色概念界定第10-11页
        1.2.2 性别角色研究主要内容第11-12页
        1.2.3 性别角色研究对象第12-13页
        1.2.4 性别角色研究方法第13页
        1.2.5 性别角色研究主要成果第13-15页
第二章 问题提出第15-17页
    2.1 研究背景第15页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16页
    2.3 研究创新点第16-17页
第三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第17-21页
    3.1 研究设计第17页
    3.2 研究对象第17页
    3.3 研究工具第17-18页
        3.3.1 基本情况及留守现状调查问卷第17-18页
        3.3.2 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第18页
        3.3.3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第18页
    3.4 研究过程第18-19页
        3.4.1 数据获取第18-19页
        3.4.2 数据整理分析第19页
    3.5 数据质量控制第19-21页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第21-35页
    4.1 初中生留守现状分析第21页
    4.2 初中生性别角色现状第21-23页
    4.3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第23-25页
    4.4 留守经历对初中生性别角色及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第25-30页
    4.5 性别角色对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分析第30-35页
第五章 讨论第35-44页
    5.1 农村初中生留守现状第35页
    5.2 初中生性别角色分析第35-37页
        5.2.1 初中生性别角色类型分析第35-36页
        5.2.2 初中生性别角色影响因素第36-37页
    5.3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第37-38页
    5.4 留守经历对初中生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影响第38-40页
        5.4.1 留守经历对性别角色的影响分析第38-39页
        5.4.2 父母外出情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第39-40页
        5.4.3 亲子互动情况对心理健康影响分析第40页
    5.5 性别角色对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分析第40-44页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第44-48页
    6.1 强化性别意识,培养留守初中生积极性别特质第44-45页
    6.2 把握问题实质,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关爱第45-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附录第52-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4-6年级小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咬指甲行为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完美主义、抑郁情绪与初中生学业拖延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