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肾豆淀粉特性及在粉丝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4-32页 |
1.1 豆类研究概述 | 第14-17页 |
1.1.1 豆类概述 | 第14页 |
1.1.2 杂豆研究概述 | 第14-15页 |
1.1.3 肾豆研究近况 | 第15-16页 |
1.1.4 黔江肾豆营养品质研究 | 第16-17页 |
1.2 淀粉及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2.1 淀粉概述 | 第17-18页 |
1.2.2 淀粉的提取 | 第18页 |
1.2.3 淀粉的结构特性 | 第18-19页 |
1.2.4 淀粉的理化特性及应用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3 粉丝及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1.3.1 粉丝简介 | 第22-23页 |
1.3.2 粉丝加工工艺及其发展趋势 | 第23页 |
1.3.3 粉丝品质的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注释 | 第25-32页 |
第2章 引言 | 第32-34页 |
2.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32页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2.2.1 黔江肾豆基本成分及淀粉的消化特性研究 | 第32页 |
2.2.2 黔江肾豆淀粉的理化性质研究 | 第32-33页 |
2.2.3 黔江肾豆淀粉应用于粉丝加工工艺研究 | 第33-34页 |
第3章 黔江肾豆基本成分及淀粉消化特性研究 | 第34-50页 |
3.1 前言 | 第34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4-40页 |
3.2.1 试验材料 | 第34页 |
3.2.2 主要试剂 | 第34-35页 |
3.2.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5页 |
3.2.4 试验方法 | 第35-40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0-47页 |
3.3.1 黔江肾豆一般营养成分分析 | 第40-41页 |
3.3.2 矿物质 | 第41-42页 |
3.3.4 肾豆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及比较分析 | 第42页 |
注释1 | 第42-45页 |
3.3.5 肾豆淀粉的消化特性 | 第45-46页 |
3.3.6 肾豆淀粉及全粉血糖指数体外分析测定 | 第46-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注释2 | 第49-50页 |
第4章 黔江肾豆淀粉的理化性质研究 | 第50-71页 |
4.1 前言 | 第50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50-54页 |
4.2.1 试验材料与处理 | 第50页 |
4.2.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0-51页 |
4.2.4 试验方法 | 第51-54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4-65页 |
4.3.1 淀粉组成分析 | 第54页 |
4.3.2 肾豆淀粉的颗粒形态与偏光十字 | 第54-55页 |
4.3.3 肾豆淀粉的颗粒形态扫描 | 第55页 |
4.3.4 肾豆淀粉的X-射线衍射 | 第55-56页 |
4.3.5 肾豆淀粉的红外光谱表征 | 第56-57页 |
4.3.6 肾豆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 | 第57-59页 |
4.3.7 肾豆淀粉的透明度 | 第59页 |
4.3.8 肾豆淀粉的凝沉特性 | 第59-60页 |
4.3.9 肾豆淀粉的糊化特性 | 第60-61页 |
4.3.10 肾豆淀粉的冻融特性 | 第61-62页 |
4.3.11 淀粉的流变特性 | 第62-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注释 | 第67-71页 |
第5章 黔江肾豆淀粉在粉丝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 第71-88页 |
5.1 前言 | 第71-72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72-75页 |
5.2.1 实验材料及处理 | 第72页 |
5.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72页 |
5.2.3 实验方法 | 第72-75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75-84页 |
5.3.1 调芡糊 | 第75页 |
5.3.2 调粉团 | 第75-79页 |
5.3.3 漏粉 | 第79-80页 |
5.3.4 冷冻工艺 | 第80-82页 |
5.3.5 干燥工艺 | 第82页 |
5.3.6 肾豆粉丝的品质测定和评价 | 第82-8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注释 | 第86-88页 |
第6章 主要研究成果及展望 | 第88-92页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88-90页 |
6.1.1 黔江肾豆基本成分及淀粉的消化特性研究 | 第88页 |
6.1.2 黔江肾豆淀粉的理化性质研究 | 第88-89页 |
6.1.3 黔江肾豆淀粉在粉丝制作中的应用研究 | 第89-9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