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10-20页 |
1.1 果蔬采后贮藏设施与设备 | 第10-13页 |
1.1.1 国内外果蔬产业现状 | 第10-11页 |
1.1.2 冷库的分类 | 第11-12页 |
1.1.3 国内外冷库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1.4 我国冷库行业发展趋势 | 第13页 |
1.2 温度调控技术 | 第13-15页 |
1.2.1 果蔬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 第14页 |
1.2.2 温度控制 | 第14-15页 |
1.3 湿度调控技术 | 第15页 |
1.3.1 湿度控制 | 第15页 |
1.4 气体调控技术 | 第15-16页 |
1.4.1 氧气和二氧化碳 | 第15-16页 |
1.5 相温库概述 | 第16-18页 |
1.5.1 相温库结构和功能 | 第16-17页 |
1.5.2 相温库主要技术特点 | 第17-18页 |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背景及意义 | 第18-20页 |
1.6.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1.6.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8-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3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0-22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21-22页 |
2.3 实验设计 | 第22-25页 |
2.3.1 湿度调控研究 | 第22-24页 |
2.3.2 气体调控研究 | 第24页 |
2.3.3 相温库贮藏保鲜效果研究 | 第24-25页 |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5-31页 |
2.4.1 相温库温度的测定 | 第25页 |
2.4.2 相温库湿度的测定 | 第25-26页 |
2.4.3 樱桃番茄贮藏品质研究 | 第26-28页 |
2.4.4 相温库气体成分的测定 | 第28页 |
2.4.5 相温库保鲜效果研究 | 第28-30页 |
2.4.6 实验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1-52页 |
3.1 相温库湿度调控研究 | 第31-42页 |
3.1.1 风机循环对子库内湿度的影响 | 第31页 |
3.1.2 子母库不同温度对子库内湿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3.1.3 不同湿度对子库内湿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3.1.4 打孔塑料大帐对子库内湿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3.1.5 保鲜剂循环对子库内湿度的影响 | 第34页 |
3.1.6 相温库蒸发器的结露结霜量 | 第34-35页 |
3.1.7 相温气调库湿度场的分布 | 第35-36页 |
3.1.8 樱桃番茄贮藏品质研究 | 第36-42页 |
3.1.8.1 不同湿度波动对樱桃番茄呼吸强度的影响情况 | 第36-37页 |
3.1.8.2 不同湿度波动条件下樱桃番茄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 | 第37-38页 |
3.1.8.3 不同湿度波动对樱桃番茄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情况 | 第38-39页 |
3.1.8.4 不同湿度波动条件下樱桃番茄有机酸含量的变化 | 第39页 |
3.1.8.5 不同湿度波动对樱桃番茄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3.1.8.6 不同湿度波动对樱桃番茄失重率的影响情况 | 第40-41页 |
3.1.8.7 不同湿度波动条件下樱桃番茄硬度值的变化 | 第41-42页 |
3.2 相温气调库气体调控研究 | 第42-46页 |
3.2.1 不同温度对子库内O_2和CO_2浓度的影响 | 第42页 |
3.2.2 不同相对湿度对子库内O_2和CO_2浓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3.2.3 保鲜剂循环对子库内O_2和CO_2浓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3.2.4 相温气调库气体场相的分布 | 第44-46页 |
3.3 相温气调库贮藏保鲜效果研究 | 第46-52页 |
3.3.1 不同库型马铃薯淀粉含量的变化 | 第46-47页 |
3.3.2 马铃薯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 第47-48页 |
3.3.3 马铃薯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 | 第48页 |
3.3.4 马铃薯总酚含量的变化 | 第48-49页 |
3.3.5 马铃薯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情况 | 第49-50页 |
3.3.6 贮于不同库型的马铃薯失重率变化 | 第50-52页 |
4 结论 | 第52-53页 |
5 展望 | 第53-54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
8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