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立题背景和依据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4页 |
1.2.1 白酒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1.2.2 国外酒精饮料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2.3 酒精饮料中硫化物的形成机制研究 | 第14页 |
1.3 主要目标与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6-2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6-18页 |
2.1.1 白酒样品 | 第16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16-17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17-1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8-21页 |
2.2.1 白酒样品预处理 | 第18页 |
2.2.2 气相色谱-脉冲式火焰光度检测器分析 | 第18页 |
2.2.3 GC-O和GC-MS分析 | 第18-19页 |
2.2.4 GC-FID分析 | 第19页 |
2.2.5 LLME和GC-MS联用技术 | 第19页 |
2.2.6 HS-SPME和GC-MS联用技术 | 第19页 |
2.2.7 阈值测定实验 | 第19-20页 |
2.2.8 风味轮廓分析 | 第20页 |
2.2.9 大曲和酒醅样品前处理方法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1-42页 |
3.1 白酒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定性定量方法的建立 | 第21-27页 |
3.1.1 样品前处理条件优化 | 第21-23页 |
3.1.2 白酒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 第23-25页 |
3.1.3 白酒中含硫化合物的含量分析 | 第25-27页 |
3.2 含硫化合物的风味贡献研究 | 第27-36页 |
3.2.1 景芝芝麻香白酒的GC-O分析 | 第27-31页 |
3.2.2 景芝芝麻香白酒的OAV分析 | 第31-36页 |
3.2.3 香气的重构与缺失 | 第36页 |
3.3 白酒中含硫化合物的来源分析 | 第36-42页 |
3.3.1 发酵过程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来源分析 | 第37-38页 |
3.3.2 蒸馏过程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来源分析 | 第38-40页 |
3.3.3 贮存过程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变化分析 | 第40-42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42-44页 |
主要结论 | 第42-43页 |
课题展望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附表 | 第49-56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