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中花色苷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前言 | 第11页 |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提取方法 | 第12-13页 |
·溶剂法提取 | 第12页 |
·酶法提取 | 第12页 |
·发酵法提取 | 第12-13页 |
·超临界CO_2提取 | 第13页 |
·辅助提取方法 | 第13-14页 |
·纯化方法 | 第14-15页 |
·柱层析法 | 第14页 |
·膜分离技术 | 第14-15页 |
·鉴定方法 | 第15页 |
·紫外-可见光谱法 | 第15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5页 |
·核磁共振法 | 第15页 |
·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15-16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树莓花色苷的测定与提取 | 第17-27页 |
·引言 | 第17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17-18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17-18页 |
·仪器设备 | 第18页 |
·试验方法 | 第18-20页 |
·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 第18-19页 |
·花色苷提取单因素实验 | 第19页 |
·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 | 第19页 |
·数据统计 | 第19-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6页 |
·乙醇浓度对花色苷得率的影响 | 第20页 |
·料液比对花色苷得率的影响 | 第20-21页 |
·提取时间对花色苷得率的影响 | 第21-22页 |
·提取温度对花色苷得率的影响 | 第22页 |
·响应面法优化花色苷的提取工艺 | 第22-25页 |
·验证试验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树莓花色苷初步分离 | 第27-39页 |
·前言 | 第27页 |
·原料与设备 | 第27-28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7页 |
·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大孔树脂的预处理 | 第28页 |
·花色苷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28页 |
·筛选树脂 | 第28-29页 |
·树脂吸附实验 | 第29页 |
·AB-8 大孔树脂的解吸试验 | 第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8页 |
·分离树莓花色苷的大孔树脂筛选 | 第29-31页 |
·树莓花色苷大孔树脂动态吸附试验 | 第31-34页 |
·树脂动态解吸试验 | 第34-37页 |
·分离前后树莓花色苷的纯度比较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树莓花色苷纯化 | 第39-44页 |
·引言 | 第39页 |
·原料与设备 | 第39-40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9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39-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页 |
·薄层层析分离树莓花色苷 | 第40页 |
·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树莓花色苷 | 第40页 |
·数据处理 | 第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薄层层析分离树莓花色苷 | 第40-41页 |
·硅胶柱层析纯化树莓花色苷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树莓花色苷抗氧化活性 | 第44-49页 |
·引言 | 第44页 |
·原料与设备 | 第44-45页 |
·实验材料 | 第44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4-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页 |
·树莓花色苷样品的制备 | 第45页 |
·花色苷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第45页 |
·花色苷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第45页 |
·总还原能力测定(FRAP法) | 第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树莓花色苷清除DPPH自由基 | 第45-46页 |
·树莓花色苷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46-47页 |
·树莓花色苷总还原力测定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