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9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 ·我国农产品现状 | 第9页 |
| ·微生物与农产品加工贮藏 | 第9页 |
| ·过氧化氢与农产品加工贮藏 | 第9-12页 |
| ·活性氧 | 第9-10页 |
| ·过氧化氢 | 第10页 |
| ·过氧化氢与农产品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 | 第10-12页 |
| ·过氧化氢来源 | 第12页 |
| ·过氧化氢与间体 | 第12-13页 |
| ·间体结构及功能 | 第13页 |
| ·活性氧、抗生素、间体之间的关系 | 第13-15页 |
|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 第13-14页 |
| ·活性氧与抗生素 | 第14页 |
| ·抗生素与间体 | 第14-15页 |
| ·细胞电导率 | 第15页 |
| ·立题依据 | 第15-17页 |
| 第2章 抗生素对大肠杆菌內源过氧化氢的影响 | 第17-33页 |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17页 |
| ·主要试剂 | 第17页 |
| ·主要仪器 | 第17页 |
| ·试验方法 | 第17-18页 |
| ·菌株 | 第17页 |
| ·內源H_2O_2的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 | 第17页 |
| ·电导率法 | 第17-18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8-31页 |
| ·庆大霉素对大肠杆菌H_2O_2积累的影响 | 第18页 |
| ·氨基糖类抗生素损伤对大肠杆菌电导率的影响 | 第18-23页 |
| ·喹诺酮类抗生素损伤对大肠杆菌电导率的影响 | 第23-28页 |
| ·两类抗生素对大肠杆菌损伤效果的比较 | 第28-29页 |
| ·內源H_2O_2对大肠杆菌电导率的影响 | 第29-31页 |
| ·讨论 | 第31-33页 |
| 第3章 大肠杆菌原生质体周围过氧化氢的作用 | 第33-40页 |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33页 |
| ·主要试剂 | 第33页 |
| ·主要仪器 | 第33页 |
| ·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 ·菌株 | 第33页 |
| ·间体上清液制备 | 第33-34页 |
| ·排间原生质体的制备 | 第34页 |
| ·原生质体生长曲线测定 | 第34页 |
| ·H_2O_2含量的荧光法测定 | 第34页 |
| ·內源H_2O_2的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 | 第34页 |
| ·TBA法检测MDA | 第34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 ·紫外分光光度法确定抗生素的作用时间 | 第34-35页 |
| ·间体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 | 第35页 |
| ·间体和庆大霉素对原生质体生长的影响 | 第35-36页 |
| ·间体和庆大霉素对原生质体周围的H_2O_2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 ·间体和庆大霉素对原生质体MDA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 ·讨论 | 第38-40页 |
| 第4章 大肠杆菌间体周围过氧化氢的作用 | 第40-46页 |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40页 |
| ·主要试剂 | 第40页 |
| ·主要仪器 | 第40页 |
| ·试验方法 | 第40-41页 |
| ·菌株 | 第40页 |
| ·间体上清液制备 | 第40-41页 |
| ·间体膜囊的外排和制备 | 第41页 |
| ·H_2O_2含量的荧光法测定 | 第41页 |
| ·內源H_2O_2的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 | 第41页 |
| ·TBA法检测MDA | 第41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44页 |
| ·庆大霉素对H_2O_2和间体的影响 | 第41-42页 |
| ·间体外排过程中H_2O_2和电导率的变化 | 第42-43页 |
| ·H_2O_2含量对间体MDA浓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 ·讨论 | 第44-46页 |
| 第5章 抗生素作用中过氧化氢介导的间体蛋白 | 第46-55页 |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46页 |
| ·主要试剂 | 第46页 |
| ·主要仪器 | 第46页 |
| ·试验方法 | 第46-47页 |
| ·菌株 | 第46页 |
| ·间体膜囊的外排和制备 | 第46-47页 |
| ·H_2O_2含量的荧光法测定 | 第47页 |
| ·SDS-PAGE凝胶电泳 | 第47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54页 |
| ·不同作用机制的抗生素对上清液中H_2O_2和电导率的影响 | 第47-49页 |
| ·不同作用机制抗生素对间体蛋白的影响 | 第49页 |
| ·存贮温度对间体蛋白的影响 | 第49-50页 |
| ·存贮时间对间体蛋白的影响 | 第50-51页 |
| ·阿 米卡星降解间体蛋白的浓度确定 | 第51-52页 |
| ·SDS-PAGE样品中蛋白含量的确定 | 第52-53页 |
| ·庆大霉素损伤对间体蛋白的影响 | 第53-54页 |
| ·讨论 | 第54-55页 |
| 第6章 过氧化氢对农产品贮藏品质的影响 | 第55-60页 |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55页 |
| ·试验材料 | 第55页 |
| ·主要仪器 | 第55页 |
| ·试验方法 | 第55页 |
| ·电导率的测定 | 第55页 |
| ·褐变程度的测定 | 第55页 |
| ·CAT酶活的测定 | 第55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5-58页 |
| ·H_2O_2对香蕉电导率、褐变程度、CAT酶活性的影响 | 第55-57页 |
| ·H_2O_2对香蕉皮电导率、褐变程度、CAT酶活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 ·结论 | 第58-60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 ·结论 | 第60页 |
| ·展望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 缩略语词汇表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