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文化词语及其教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本体视角的研究 | 第8-9页 |
·翻译视角的研究 | 第9-10页 |
·对外汉语教学视角的研究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本文的创新 | 第14-16页 |
·拓展、推进了研究广度及深度 | 第14页 |
·强化了本体研究 | 第14-15页 |
·增强了研究针对性 | 第15-16页 |
第2章 汉语文化词语的相关阐释 | 第16-26页 |
·汉语文化词语的界定 | 第16-19页 |
·文化词语的内涵 | 第16-19页 |
·汉语文化词语与一般词语的区别 | 第19页 |
·汉语文化词语的特点 | 第19-22页 |
·文化词语的丰富性 | 第20页 |
·文化词语的民族性 | 第20-21页 |
·文化词语的隐含性 | 第21-22页 |
·文化词语的稳固性和开放性 | 第22页 |
·汉语文化词语的分类 | 第22-26页 |
第3章 汉语文化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 第26-36页 |
·文化词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26-30页 |
·文化词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 | 第26-28页 |
·文化词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 第28-30页 |
·对外汉语文化词语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30-36页 |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文化词语的释义及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对外汉语文化词语的课堂教学及问题 | 第34-36页 |
第4章 汉语文化词语使用偏误分析 | 第36-42页 |
·留学生应用文化词语的偏误例举分析 | 第36-39页 |
·内涵意义方面的偏误 | 第36-37页 |
·搭配意义方面的偏误 | 第37-38页 |
·语用方面的偏误 | 第38-39页 |
·书写方面的偏误 | 第39页 |
·文化词语产生偏误的原因分析 | 第39-42页 |
·母语文化负迁移的影响 | 第39-40页 |
·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深度缺乏 | 第40-41页 |
·教材、教师的双层影响 | 第41-42页 |
第5章 对外汉语文化词语教学策略与建议 | 第42-50页 |
·对教材编写的策略与建议 | 第42-45页 |
·重视各套教材对文化词语编排的层级性 | 第42-43页 |
·重视教材中对文化词语释义的完整性 | 第43-45页 |
·对教师教学的策略与建议 | 第45-47页 |
·提高对中国文化及文化词语的高度觉察力与感知力 | 第45-46页 |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 第46页 |
·掌握文化词语教学的相关技巧 | 第46-47页 |
·对留学生学习的策略与建议 | 第47-50页 |
·坚持客观中立的文化多元平等的原则 | 第47页 |
·积极参与文化词语教学实践 | 第47-50页 |
第6章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