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选题意义及目的 | 第11-13页 |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中国大陆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韩国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中韩动宾搭配的对应形式比较 | 第18-26页 |
·动宾搭配是汉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 第18-19页 |
·汉语动宾搭配在韩国语中的对应形式 | 第19-26页 |
第三章 中高级阶段的韩国学生动宾搭配使用情况及结果分析 | 第26-32页 |
·调查对象及方法 | 第26页 |
·调查内容 | 第26-27页 |
·调查形式 | 第27-32页 |
·调查问卷 1:针对动宾搭配教学的问卷 | 第27-28页 |
·调查问卷 2:韩国学生对动宾搭配掌握情况的问卷 | 第28-32页 |
第四章 韩国学生动宾搭配偏误的类型及产生原因 | 第32-41页 |
·动宾搭配偏误的类型 | 第32-36页 |
·由韩语词义的负迁移引起的动宾搭配混用 | 第32-33页 |
·不及物动词误用为及物动词 | 第33页 |
·助词偏误 | 第33-34页 |
·中韩同形词引起的偏误 | 第34-35页 |
·中韩语法方面的差异 | 第35页 |
·文化差异 | 第35-36页 |
·词语的迁移 | 第36页 |
·动宾搭配偏误产生的原因 | 第36-41页 |
·母语负迁移 | 第37页 |
·目的语规则泛化 | 第37-38页 |
·学习策略引起的原因 | 第38页 |
·教学方法的原因 | 第38-39页 |
·教材及工具书的原因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对韩国学生动宾搭配教学的策略 | 第41-46页 |
·针对教材中动宾搭配编排的思考 | 第41-42页 |
·教材内容的编排应更具科学性 | 第41页 |
·有针对性的强化动宾搭配练习 | 第41-42页 |
·教学中采用的应对策略 | 第42-46页 |
·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动宾搭配的有序教学 | 第42页 |
·采用“语块”输入的教学原则 | 第42-43页 |
·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 | 第43-45页 |
·教师要重视汉韩近义词的辨析 | 第43-44页 |
·敏锐发现、适当纠错 | 第44页 |
·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 第44-45页 |
·注意预防动宾搭配学习中偏误 | 第45-46页 |
第六章 结 语 | 第46-48页 |
·总结与回顾 | 第46页 |
·研究的局限性及后续研究建议 | 第46-48页 |
注释与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79页 |
附录 1 中韩动宾搭配对比的语料库 | 第52-63页 |
附录 2 问卷调查 1、2 | 第63-70页 |
附录 2 问卷调查 1、2(韩语) | 第70-78页 |
附录 3 调查问卷 2 答案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