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非显性文化词语及留学生习得情况考察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引言第9-14页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研究的现状第11-13页
     ·从本体角度研究第11-12页
     ·从翻译角度研究第12页
     ·从第二语言教学角度研究第12-13页
   ·研究的范围第13-14页
   ·研究的难点第14页
第2章 文化与语言第14-18页
   ·文化第14-16页
   ·文化与语言第16-17页
   ·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第17-18页
第3章 非显性文化词语的界定与研究第18-33页
   ·非显性文化词语的界定第18-23页
     ·概念意义与文化意义第18-19页
     ·文化词语的界定第19-20页
     ·文化词语与一般词语第20-21页
     ·显性文化词语与非显性文化词语第21-22页
     ·说明第22-23页
   ·非显性文化词语的来源分类第23-28页
     ·源自习俗第23-24页
     ·源自文籍传说第24-25页
     ·源自宗教信仰第25页
     ·源自形貌特征第25-26页
     ·源自生产实践第26-27页
     ·源自熟语第27-28页
   ·非显性文化词语的特点第28-29页
     ·民族性第28页
     ·非字面性第28-29页
     ·固定性第29页
     ·发展变化性第29页
   ·非显性文化词语的形成方式第29-33页
     ·通过谐音手法形成第29-30页
     ·通过联想手法形成第30-31页
     ·通过文化继承形成第31-32页
     ·通过修辞手法形成第32-33页
第4章 留学生对非显性文化词语的习得考察第33-45页
   ·非显性文化词语在二语教学中的作用第33-35页
     ·加深对汉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第34页
     ·减少语用失误第34-35页
     ·使表达生动、形象、简洁第35页
   ·研究目的、设计和被试第35-37页
     ·研究目的第35页
     ·研究设计第35-36页
     ·研究被试第36-37页
   ·结果分析第37-43页
     ·总的考察第38-40页
     ·与学习时间有关的数据分析第40-41页
     ·与是否华裔有关的数据分析第41-43页
   ·考察总结第43-45页
     ·重视非字面义的特点第43页
     ·重视谐音的教学第43-44页
     ·重视迁移的影响第44-45页
     ·重视课堂教学第45页
     ·重视新词语的教学第45页
第5章 教学建议第45-52页
   ·对教师教授非显性文化词语的建议第46-48页
     ·热爱了解汉文化,熟悉非显性文化词语第46-47页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非显性文化词语第47页
     ·有选择的选取非显性文化词语第47页
     ·注意培养学生对非显性文化词语的网络性学习第47-48页
   ·对留学生学习非显性文化词语的建议第48-49页
     ·用一种开放、包容的心境来学习第48-49页
     ·多参与社会生活第49页
     ·从语言对比角度多求教第49页
   ·对教材的建议第49-52页
     ·对非显性文化词语的解释第49-50页
     ·编写汉语文化交际的教材第50-52页
注释第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参考的文化交际教材第54页
附录第54-57页
后记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英语注释问题
下一篇:ProActive环境下并行程序容错调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