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 ·三聚氰胺 | 第12-19页 |
| ·性质与来源 | 第12-13页 |
| ·主要用途 | 第13页 |
| ·毒性与危害 | 第13-14页 |
| ·相关案例 | 第14-15页 |
| ·检测方法 | 第15-19页 |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第19-21页 |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的优点 | 第19-20页 |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 第20-21页 |
| ·三聚氰胺样品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21-26页 |
| ·固相萃取技术 | 第21-24页 |
|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 | 第24-25页 |
|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 | 第25-26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6-28页 |
| 第二章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液质联用分析奶样中三聚氰胺 | 第28-38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实验部分 | 第28-30页 |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8-29页 |
| ·标准溶液制备 | 第29页 |
| ·三聚氰胺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第29页 |
| ·样品制备 | 第29页 |
|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条件 | 第29-30页 |
| ·LC/MS 分析条件 | 第3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7页 |
| ·固相萃取条件优化 | 第30-32页 |
|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和PCX 固相萃取的效果比较 | 第32-33页 |
| ·液相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33-34页 |
| ·质谱条件的优化 | 第34-35页 |
| ·方法验证 | 第35-36页 |
| ·实际样品测定 | 第36-37页 |
| ·结论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微波辅助提取-液质联用法测定鸡蛋中三聚氰胺 | 第38-46页 |
| ·引言 | 第38页 |
| ·实验部分 | 第38-40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38-39页 |
| ·标准溶液的制备 | 第39页 |
| ·微波辅助萃取制备样品 | 第39页 |
| ·超声辅助提取制备样品 | 第39页 |
| ·LC/MS 分析条件 | 第39-4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5页 |
| ·微波辅助提取的条件优化 | 第40-41页 |
| ·微波辅助提取与超声提取效果的比较 | 第41-42页 |
| ·基质效应和SPE 净化 | 第42-43页 |
| ·方法验证 | 第43-44页 |
| ·实际样品测定 | 第44-45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LC-MS 联用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三聚氰胺和灭蝇胺 | 第46-53页 |
| ·引言 | 第46页 |
| ·试验部分 | 第46-47页 |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46-47页 |
| ·标准溶液制备 | 第47页 |
| ·样品前处理 | 第47页 |
| ·LC/MS 分析条件 | 第4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2页 |
| ·不同固相萃取柱的效果比较 | 第47-48页 |
| ·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 | 第48-49页 |
| ·质谱条件的优化 | 第49-50页 |
| ·标准工作曲线与检测限 | 第50页 |
| ·不同水质中的加标回收率 | 第50-51页 |
| ·实际水样测定 | 第51-52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微波加热下蜜胺餐具中三聚氰胺迁移量研究 | 第53-61页 |
| ·引言 | 第53页 |
| ·试验部分 | 第53-55页 |
| ·主要仪器与装置 | 第53-54页 |
| ·主要试剂 | 第54页 |
| ·迁移试验方法 | 第54页 |
| ·三聚氰胺测定方法 | 第54-5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0页 |
| ·加热方式及迁移溶剂的影响 | 第55页 |
| ·微波加热功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 ·微波加热时间的影响 | 第56-57页 |
| ·重复试验次数的影响 | 第57-58页 |
| ·其他组分迁移情况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