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实现义结果补语习得与教学研究--以“好”、“到”、“见”、“着(Zháo)”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1-14页
    0.1 选题缘由第11页
    0.2 选题的现实意义第11-12页
    0.3 选题的特色及创新之处第12页
    0.4 研究方法第12-13页
    0.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第13-14页
1 相关文献综述第14-18页
    1.1 现代汉语结果补语本体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 现代汉语实现义结果补语本体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结果补语教学与习得研究第16-17页
    1.4 小结第17-18页
2 “好”“到”“见”“着”四种实现义结果补语的语义及分布分析第18-30页
    2.1 实现义结果补语的提出与界定第18页
    2.2 “好”“到”“见”“着”四种实现义结果补语的选择依据第18-19页
    2.3 四种实现义结果补语的语义分析第19-23页
        2.3.1 V+好第19-20页
        2.3.2 V+到第20-21页
        2.3.3 V+见第21-22页
        2.3.4 V+着第22-23页
        2.3.5 小结第23页
    2.4 四种实现义结果补语的分布情况第23-30页
        2.4.1 与动词的搭配情况第23-28页
            2.4.1.1 与“好”搭配的动词第23-25页
            2.4.1.2 与“到”搭配的动词第25-27页
            2.4.1.3 与“见”搭配的动词第27-28页
            2.4.1.4 与“着”搭配的动词第28页
        2.4.2 动结组合的句法功能分析第28-30页
3 “好”“见”“着”四种实现义结果补语的习得分析第30-47页
    3.1 留学生四种实现义结果补语的习得表现第30-40页
        3.1.1 留学生习得四种实现义结果补语的偏误表现第30-38页
            3.1.1.1 留学生习得四种实现义结果补语的书面语偏误表现第30-36页
            3.1.1.2 留学生习得四种实现义结果补语的口语偏误表现第36-38页
        3.1.2 留学生习得四种实现义结果补语的偏好表现第38-40页
            3.1.2.1 留学生习得四种实现义结果补语的书面语偏好表现第38-39页
            3.1.2.2 留学生习得四种实现义结果补语的口语偏好表现第39-40页
    3.2 留学生习得四种实现义结果补语的偏误及偏好原因分析第40-47页
        3.2.1 留学生习得四种实现义结果补语的偏误原因分析第40-45页
        3.2.2 留学生习得四种实现义结果补语的偏好原因分析第45-47页
4 四种实现义结果补语的教学策略第47-49页
    4.1 教学顺序策略第47页
    4.2 语义理解策略第47-48页
    4.3 语块操练策略第48页
    4.4 情境运用策略第48-49页
5 针对四种实现义结果补语的课堂教学设计第49-53页
    5.1 教学对象第49页
    5.2 教学目标第49页
    5.3 教学内容第49页
    5.4 教学准备第49页
    5.5 教学课时第49-50页
    5.6 具体教学步骤第50-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附录第56-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研究--基于汉语国际教育案例的分析
下一篇:ARCS动机模式在对外汉语中级口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