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4页 |
0.1 研究目的与价值 | 第9页 |
0.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9-10页 |
0.3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0.4 研究样本的来源 | 第13-14页 |
1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及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4-18页 |
1.1 关于跨文化交际的界定 | 第14-15页 |
1.2 文化冲突的定义及表现形式 | 第15-16页 |
1.3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出现的必然性及研究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2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类型与原因分析 | 第18-33页 |
2.1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类型 | 第18-27页 |
2.1.1 按文化冲突影响的结果分类 | 第18-20页 |
2.1.2 按文化冲突表现的形态分类 | 第20-27页 |
2.2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27-32页 |
2.2.1 价值观不同引起的理解差异 | 第27-29页 |
2.2.2 思维方式不同造成的观念不同 | 第29-30页 |
2.2.3 社会规范不同形成的迥异行为 | 第30-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对汉语国际教育推广的影响及相关应对策略 | 第33-43页 |
3.1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对汉语国际教育推广的影响 | 第33-35页 |
3.1.1 文化冲突对汉语国际教育推广的正面影响 | 第33-34页 |
3.1.2 文化冲突对汉语国际教育推广的负面影响 | 第34-35页 |
3.2 汉语国际教育下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问题的相关应对策略 | 第35-42页 |
3.2.1 师生双方培养全方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 第35-38页 |
3.2.2 师生共同构建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 第38-39页 |
3.2.3 师生携手增强积极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 第39-40页 |
3.2.4 师生彼此之间建立平等共享的“第三种文化” | 第40页 |
3.2.5 教师灵活运用跨文化教学能力 | 第40-41页 |
3.2.6 教师升华包容性博爱的情感 | 第41-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