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表面上蛋白质空间取向控制方法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1 引言 | 第11-29页 |
| ·蛋白偶联技术概况 | 第11页 |
| ·蛋白质共价偶联技术及应用 | 第11-16页 |
| ·蛋白分子内天然官能团偶联 | 第12-14页 |
| ·以氨基为偶联基团 | 第12-13页 |
| ·以巯基为偶联基团 | 第13页 |
| ·以羧基为偶联基团 | 第13页 |
| ·以多糖羟基为偶联基团 | 第13-14页 |
| ·通过生物法偶联 | 第14页 |
| ·以非天然官能团为偶联基团 | 第14-16页 |
| ·引入叠氮基为偶联基团 | 第15页 |
| ·引入炔烃基为偶联基团 | 第15-16页 |
| ·过渡金属-组氨酸标签法 | 第16页 |
| ·新型共价偶联法 | 第16页 |
| ·点击化学 | 第16-21页 |
| ·点击化学的反应特征 | 第17页 |
| ·点击化学的反应类型 | 第17-19页 |
| ·环加成反应 | 第17-18页 |
| ·亲核开环反应 | 第18页 |
| ·碳-碳多重键的加成反应 | 第18页 |
| ·羰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 | 第18-19页 |
| ·点击化学的应用 | 第19-21页 |
| ·在高分子聚合物合成中的应用 | 第19页 |
| ·在生物医药合成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 ·在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 第20页 |
| ·在表面修饰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 ·在光电功能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 第21页 |
| ·蛋白质偶联位点的识别方法 | 第21-24页 |
| ·核磁共振技术NMR | 第22页 |
| ·飞行时间二级离子质谱法 | 第22-23页 |
| ·MALDI-TOF MS和酶解法结合 | 第23-24页 |
| ·酶联免疫法 | 第24页 |
| ·其他方法 | 第24页 |
| ·亲和层析介质 | 第24-26页 |
| ·亲和层析介质的研究进展 | 第25页 |
| ·亲和层析介质的制备方法 | 第25-26页 |
| ·配基种类 | 第25页 |
| ·基质种类 | 第25-26页 |
| ·常用的偶联方法 | 第26页 |
|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26-29页 |
| ·立题依据 | 第26-29页 |
| ·研究背景 | 第26-27页 |
| ·研究意义 | 第27页 |
| ·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5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29-31页 |
| ·原料 | 第29页 |
| ·化学试剂 | 第29-30页 |
| ·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35页 |
| ·基于点击化学定向偶联方法 | 第31-33页 |
| ·环氧活化琼脂糖介质 | 第31页 |
| ·对氨基苯乙炔偶联介质 | 第31页 |
| ·叠氮基癸酸合成 | 第31-32页 |
| ·叠氮基癸酸EDC/NHS法活化 | 第32页 |
| ·琥珀亚酰胺酯与溶菌酶反应 | 第32页 |
| ·修饰后溶菌酶色谱分离 | 第32页 |
| ·基于点击化学的偶联 | 第32-33页 |
| ·HPLC-MS分析偶联位点 | 第33页 |
| ·蛋白偶联及位点识别方法 | 第33-35页 |
| ·琼脂糖介质制备 | 第33页 |
| ·琼脂糖介质上蛋白的偶联 | 第33-34页 |
| ·胰蛋白酶酶解识别位点 | 第34页 |
| ·糜蛋白酶酶解识别位点 | 第34-35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47页 |
| ·基于点击化学的定点偶联 | 第35-42页 |
| ·叠氮基修饰剂合成与表征 | 第35-37页 |
| ·溶菌酶化学修饰产物分析 | 第37-40页 |
| ·偶联对氨基苯乙炔前后琼脂糖微球XPS分析 | 第40-41页 |
| ·基于点击化学的溶菌酶定点偶联产物分析 | 第41-42页 |
| ·蛋白A偶联琼脂糖位点分析 | 第42-47页 |
| ·胰蛋白酶酶解分析蛋白A偶联位点 | 第42-46页 |
| ·胰蛋白酶酶解分析蛋白A偶联位点 | 第46-47页 |
| 4 讨论 | 第47-49页 |
| ·基于点击化学的定点偶联方法 | 第47-48页 |
| ·蛋白A偶联位点识别方法 | 第48-49页 |
| 5 结论 | 第49-51页 |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49页 |
| ·创新点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