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3页 |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9-10页 |
·月桂酸单甘酯合成方法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6页 |
·直接脂化法 | 第10-11页 |
·羟基保护法 | 第11-12页 |
·缩水甘油法 | 第12-13页 |
·酯交换法 | 第13页 |
·酶法 | 第13-14页 |
·微波合成 | 第14-15页 |
·固体酸催化法 | 第15-16页 |
·总结 | 第16页 |
·月桂酸单甘酯的提纯方法 | 第16-17页 |
·溶剂结晶法 | 第16页 |
·分子蒸馏法 | 第16页 |
·总结 | 第16-17页 |
·分子蒸馏技术简介 | 第17-22页 |
·分子蒸馏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分子蒸馏设备的结构特点 | 第20-21页 |
·分子蒸馏的优点 | 第21-22页 |
·试验过程简介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月桂酸单甘酯含量的测定 | 第23-35页 |
·引言 | 第23页 |
·材料、试剂和设备 | 第23-24页 |
·高碘酸氧化法所用的材料和试剂 | 第23页 |
·气相色谱法所用的材料和试剂 | 第23-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高碘酸氧化法 | 第24-25页 |
·气相色谱法 | 第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34页 |
·在高碘酸氧化法中加入HCLO_4的必要性 | 第25-26页 |
·在高碘酸氧化法中分液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第26-27页 |
·高碘酸氧化法的线性范围 | 第27-28页 |
·气相色谱法的定性分析 | 第28-29页 |
·气相色谱法内标物的选择 | 第29页 |
·气相色谱法样品衍生化条件的优化 | 第29-30页 |
·气相色谱法的线性范围和最低检出限 | 第30-33页 |
·高碘酸氧化法和气相色谱法的比较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月桂酸单甘酯的合成 | 第35-47页 |
·引言 | 第35页 |
·材料、试剂与设备 | 第35页 |
·试验方法 | 第35-36页 |
·月桂酸单甘酯的合成 | 第35-36页 |
·抽样中游离月桂酸的测定 | 第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6页 |
·反应进程的控制和反应终点的确定 | 第36-38页 |
·反应温度对脂化反应的影响 | 第38-40页 |
·甘油与月桂酸的摩尔比对脂化反应的影响 | 第40-43页 |
·催化剂种类对脂化反应的影响 | 第43页 |
·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对脂化反应的影响 | 第43-44页 |
·正交试验优化以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的直接脂化反应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月桂酸单甘酯的提纯 | 第47-56页 |
·引言 | 第47页 |
·材料、试剂与设备 | 第47-48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47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47-48页 |
·试验方法 | 第48-49页 |
·月桂酸单甘酯和甘油含量的测定 | 第48页 |
·月桂酸含量的测定 | 第48页 |
·溶剂结晶法纯化月桂酸单甘酯 | 第48页 |
·分子蒸馏操作步骤 | 第48-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4页 |
·溶剂结晶法纯化月桂酸单甘酯的可行性分析 | 第49-50页 |
·分子蒸馏工艺的确定 | 第50-54页 |
·溶剂结晶法和分子蒸馏法的比较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产品的中试 | 第56-59页 |
·引言 | 第56页 |
·材料、试剂与设备 | 第56页 |
·试验方法 | 第56页 |
·月桂酸单甘酯粗品的分子蒸馏 | 第56页 |
·单月桂酸甘油酯和甘油含量的测定 | 第56页 |
·产品酸价和碘价的测定 | 第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6-58页 |
·工艺条件的调整 | 第56-57页 |
·月桂酸单甘酯的回收率 | 第57-58页 |
·产品的品质分析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