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6页 |
·传统汉语动宾结构研究 | 第11-12页 |
·国外动词理论下的动宾结构研究 | 第12-14页 |
·第二语言习得角度的动宾结构研究 | 第14-16页 |
·理论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 | 第16-17页 |
·语料来源 | 第17-18页 |
第二章 《HSK大纲》甲级动词带宾语能力研究 | 第18-28页 |
·本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8-19页 |
·动词和宾语的定义和分类 | 第19-21页 |
·动词的定义和分类 | 第19-21页 |
·宾语的定义和分类 | 第21页 |
·《HSK大纲》甲级动词带宾语能力研究 | 第21-28页 |
·动词带宾语能力分类 | 第22-23页 |
·各类动词数量及比例 | 第23-24页 |
·动词带宾语能力分析 | 第24-26页 |
·动词的音节和带宾语能力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留学生动词带宾语能力习得情况研究 | 第28-46页 |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操作 | 第28-31页 |
·调查问卷设计 | 第28-30页 |
·调查方法 | 第30-31页 |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动词大类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1-32页 |
·单个动词情况与分析 | 第32-34页 |
·对留学生习得动词带宾语能力情况的影响因素 | 第34-42页 |
·母语不同 | 第34-39页 |
·学习汉语时间长短不同 | 第39-42页 |
·教学策略 | 第42-46页 |
·针对不同动词的带宾语能力特点和规律组织和实施教学 | 第42-43页 |
·从学习者的认知水平来确定语法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 第43-44页 |
·重视母语对学习的干扰 | 第44页 |
·注重在教学和操练中重点动词的重现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对两套典型教材进行的比较考察 | 第46-54页 |
·《汉语教程》(修订本)的考察 | 第46-48页 |
·教材整体概况 | 第46-47页 |
·对动词带宾语能力的处理 | 第47-48页 |
·《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考察 | 第48-51页 |
·教材整体概况 | 第48-49页 |
·对动词带宾语能力的处理 | 第49-51页 |
·两套教材的比较情况 | 第51-52页 |
·相同点 | 第51页 |
·不同点 | 第51-52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2页 |
·建议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1 | 第59-62页 |
附录2 | 第62-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