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学生心理学论文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师生关系的关系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文献综述第8-13页
    1.1 师生关系第8-10页
        1.1.1 师生关系的概念第8页
        1.1.2 师生关系的类型第8-9页
        1.1.3 师生关系的测量第9页
        1.1.4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第9-10页
    1.2 父母教养方式第10-11页
        1.2.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第10页
        1.2.2 父母教养方式的结构分析第10-11页
    1.3 自我效能感第11-12页
        1.3.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第11页
        1.3.2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第11-12页
    1.4 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第12-13页
2 问题提出第13-16页
    2.1 研究背景第13页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5页
        2.2.1 研究目的第13-14页
        2.2.2 研究假设第14页
        2.2.3 研究意义第14-15页
    2.3 研究思路第15-16页
3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6-17页
    3.1 研究对象第16页
    3.2 研究工具第16-17页
        3.2.1 师生关系问卷第16-17页
        3.2.2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第17页
        3.2.3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RES)第17页
    3.3 数据分析方法第17页
4 研究结果第17-28页
    4.1 师生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描述统计第17-18页
    4.2 中职生师生关系各因子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检验第18-19页
        4.2.1 师生关系各因子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第18-19页
        4.2.2 师生关系各因子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第19页
        4.2.3 师生关系各因子在户籍所在地上的差异检验第19页
    4.3 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检验第19-22页
        4.3.1 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各因子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第19-21页
        4.3.2 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各因子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第21-22页
        4.3.3 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各因子在户籍所在地上的差异检验第22页
    4.4 中职生自我效能感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检验第22-23页
    4.5 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和师生关系相关分析第23-25页
        4.5.1 父母教养方式和师生关系的相关关系分析第23-25页
        4.5.2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关系分析第25页
        4.5.3 中职生师生关系和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关系分析第25页
    4.6 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和师生关系回归分析第25-28页
        4.6.1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我效能感的预测第26-27页
        4.6.2 中职生自我效能感、父母教养方式分别对师生关系的预测第27页
        4.6.3 中职生自我效能感、父母教养方式对师生关系的预测第27页
        4.6.4 中职生自我效能感、父母教养方式对师生关系的回归路径第27-28页
5 分析与讨论第28-34页
    5.1 中职生师生关系的基本状况分析第28-29页
        5.1.1 中职生师生关系的性别差异第28-29页
        5.1.2 中职生师生关系的户籍所在地差异第29页
        5.1.3 中职生师生关系的年级差异第29页
    5.2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基本状况分析第29-31页
        5.2.1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第29-30页
        5.2.2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户籍所在地差异第30-31页
        5.2.3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年级差异第31页
    5.3 中职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状况分析第31-32页
        5.3.1 中职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第31页
        5.3.2 中职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年级差异第31-32页
    5.4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和师生关系的关系第32-33页
        5.4.1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和师生关系的关系第32页
        5.4.2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第32页
        5.4.3 中职生师生关系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第32-33页
    5.5 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师生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第33-34页
    5.6 研究创新第34页
6 结论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39页
致谢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表达性艺术治疗对女高职生惧怕否定评价的干预研究
下一篇:道德推脱对大学生合作倾向的影响—有中介的调节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