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9-10页 |
1.3 乳酸菌抗菌肽 | 第10-15页 |
1.3.1 乳酸菌抗菌肽的类型 | 第11-13页 |
1.3.2 Ⅱa 类抗菌肽 | 第13-15页 |
1.4 乳酸菌抗菌肽的筛选方法 | 第15-18页 |
1.4.1 传统的筛选方法 | 第15页 |
1.4.2 新型的筛选方法 | 第15-18页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5.1 简并引物法筛选抗菌肽产生菌 | 第19页 |
1.5.2 种属特异性 PCR 法筛选抗菌肽产生菌 | 第19页 |
1.5.3 抗菌肽基因的原核表达的研究 | 第19-20页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0-41页 |
2.1 材料及仪器 | 第20-24页 |
2.1.1 仪器与设备 | 第20-21页 |
2.1.2 本研究的引物 | 第21-22页 |
2.1.3 试剂的配制 | 第22-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41页 |
2.2.1 提宏基因组 DNA 方法的优化 | 第24-26页 |
2.2.2 引物筛选发酵乳样品 | 第26-27页 |
2.2.3 阳性 PCR 产物的胶回收与 T 载体连接 | 第27-29页 |
2.2.4 发酵乳分菌 | 第29页 |
2.2.5 简并引物和特异性筛选乳酸菌 | 第29-31页 |
2.2.6 传统方法验证抑菌试验 | 第31页 |
2.2.7 PCR 筛选乳酸菌 | 第31-36页 |
2.2.8 ClassⅡa 抗菌肽基因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36-39页 |
2.2.9 ClassⅡa 抗菌肽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39-41页 |
第3章 PCR 方法筛选 | 第41-49页 |
3.1 传统发酵乳中宏基因组 DNA 的提取方法的建立和优化 | 第41-42页 |
3.2 简并引物法和种属特异性 PCR 法筛选发酵乳样品 | 第42-45页 |
3.2.1 简并引物法筛选发酵乳样品 | 第42-44页 |
3.2.2 种属特异性 PCR 法筛选发酵乳样品 | 第44-45页 |
3.3 发酵乳中乳酸菌的分离和产抗菌肽基因乳酸菌的筛选 | 第45-47页 |
3.4 传统方法抑菌试验 | 第47页 |
3.5 产抗菌肽菌株的 16S rRNA 鉴定 | 第47-4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抗菌肽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49-66页 |
4.1 目标菌株抗菌肽基因的扩增 | 第49-55页 |
4.1.1 目标菌株的 DNA 的提取 | 第49页 |
4.1.2 引物 EntA F/R 检测菌株和测序 | 第49-51页 |
4.1.3 引物 EntAIFK F/R 检测菌株和测序 | 第51-53页 |
4.1.4 目标菌株的四种特异性引物的扩增和回收 | 第53-55页 |
4.2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55-56页 |
4.2.1 pCold SUMO 质粒的提取 | 第55-56页 |
4.2.2 双酶切 PCR 产物和质粒 | 第56页 |
4.3 重组质粒的蛋白表达 | 第56-65页 |
4.3.1 重组质粒的连接和转化 | 第56-57页 |
4.3.2 转化子的验证 | 第57-59页 |
4.3.3 构建表达原核菌株 | 第59页 |
4.3.4 重组质粒的蛋白表达 | 第59-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