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汉字修辞及其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引言第7-15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7页
    1.2 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第7-8页
    1.3 汉字修辞所涉及的范围第8-9页
    1.4 相关研究动态第9-13页
        1.4.1 汉字修辞的研究动态第9-11页
        1.4.2 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动态第11-13页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3-15页
第2章 汉字特点与汉字修辞第15-25页
    2.1 汉字的特点第15-19页
        2.1.1 从信息理论角度看汉字的特点第15-16页
        2.1.2 从汉字本身的角度看汉字的特点第16-19页
    2.2 汉字与汉字修辞的关系第19-21页
        2.2.1 汉字与修辞的关系第19页
        2.2.2 汉字可以形成汉字修辞的原因第19-21页
    2.3 汉字修辞的特点及功能第21-25页
        2.3.1 汉字修辞的特点第21-22页
        2.3.2 汉字修辞的功能第22-25页
第3章 汉字的修辞方式探析第25-41页
    3.1 笔画类汉字修辞方式分析第25-28页
        3.1.1 类象第25-26页
        3.1.2 增笔第26-27页
        3.1.3 减笔第27-28页
    3.2 部件类汉字修辞方式分析第28-31页
        3.2.1 借代第28-29页
        3.2.2 并字第29-30页
        3.2.3 拆字第30页
        3.2.4 合形第30-31页
    3.3 整字类汉字修辞方式分析第31-38页
        3.3.1 摹状第31-32页
        3.3.2 联边第32-33页
        3.3.3 变形第33-34页
        3.3.4 倒反字第34页
        3.3.5 复叠第34-36页
        3.3.6 对称第36-38页
    3.4 汉字修辞与拼音文字修辞相比凸显的独特性第38-41页
第4章 汉字修辞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第41-53页
    4.1 对外汉字教学的困境第41页
    4.2 对外汉字教学困境形成的原因第41-44页
        4.2.1 汉字本身的原因第41-42页
        4.2.2 接受者的原因第42-43页
        4.2.3 教授者和教材的原因第43-44页
    4.3 将汉字修辞引入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必要性第44-47页
        4.3.1 汉字学习者对汉字文化缺乏了解第45页
        4.3.2 汉字修辞的普遍存在性第45页
        4.3.3 汉字修辞的文化性第45-46页
        4.3.4 汉字修辞的趣味性第46-47页
    4.4 汉字修辞如何应用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第47-53页
        4.4.1 根据汉字修辞与字形的紧密联系进行教学第47-49页
        4.4.2 利用汉字修辞的文化性特点进行教学第49-50页
        4.4.3 利用汉字修辞的趣味性进行教学第50-51页
        4.4.4 淡化理论,以实践手段进行教学第51-53页
结语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影视作品在日本汉语综合课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下一篇:中国禅宗对日本花道的影响--以池坊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