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淀粉工业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淀粉纳米晶的制备、分散、改性及乳化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缩写符号说明第8-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8页
    1.1 淀粉概述第14-17页
        1.1.1 淀粉的分子结构第14-16页
        1.1.2 淀粉的颗粒结构第16-17页
    1.2 淀粉纳米晶概述第17-21页
        1.2.1 淀粉纳米晶的制备方法第18-19页
        1.2.2 淀粉纳米晶的应用第19-20页
        1.2.3 淀粉纳米晶与纳米淀粉的区别第20-21页
    1.3 淀粉纳米晶的改性第21-22页
        1.3.1 淀粉纳米晶疏水改性第22页
        1.3.2 淀粉纳米晶其他改性第22页
    1.4 颗粒乳化剂研究现状第22-26页
        1.4.1 无机颗粒乳化剂第23页
        1.4.2 有机颗粒乳化剂第23页
        1.4.3 皮克林乳液的应用领域第23-26页
    1.5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与意义第26-27页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7-28页
第二章 高压均质与硫酸水解复合制备淀粉纳米晶第28-45页
    2.1 引言第28页
    2.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第28-29页
        2.2.1 实验材料第28页
        2.2.2 实验仪器第28-29页
    2.3 实验方法第29-31页
        2.3.1 淀粉的脱脂与硫酸水解第29页
        2.3.2 淀粉水解率的测定第29页
        2.3.3 淀粉均质处理第29页
        2.3.4 淀粉分子量的测定第29-30页
        2.3.5 淀粉颗粒形貌分析第30页
        2.3.6 X-射线衍射仪分析第30页
        2.3.7 淀粉均质预处理配合酸解制备淀粉纳米晶第30-31页
        2.3.8 动态光散射(DLS)测定粒度第31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1-44页
        2.4.1 脱脂对硫酸水解速率的影响第31-32页
        2.4.2 高压均质对淀粉颗粒的破碎机理第32-37页
        2.4.3 均质对淀粉分子量的降解第37-42页
        2.4.4 均质配合酸水解制备淀粉纳米晶第42-44页
    2.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淀粉纳米晶表面化学组成分析第45-55页
    3.1 引言第45页
    3.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第45-46页
        3.2.1 实验材料第45页
        3.2.2 实验仪器第45-46页
    3.3 实验方法第46-47页
        3.3.1 硫酸与盐酸水解制备淀粉纳米晶第46页
        3.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46页
        3.3.3 淀粉纳米晶结构鉴定第46-47页
        3.3.4 淀粉纳米晶悬液Zeta电位测定第47页
        3.3.5 淀粉纳米晶形貌观察第47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7-54页
        3.4.1 淀粉纳米晶表面化学组成分析第47-51页
        3.4.2 淀粉纳米晶结构分析第51页
        3.4.3 硫酸及盐酸水解淀粉纳米晶悬液的电位第51-52页
        3.4.4 硫酸及盐酸水解淀粉纳米晶的团聚行为第52-53页
        3.4.5 硫酸水解淀粉纳米晶表面化学基团形成途径第53-54页
    3.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淀粉纳米晶水相中的分散性研究第55-61页
    4.1 引言第55页
    4.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第55页
        4.2.1 实验材料第55页
        4.2.2 实验仪器第55页
    4.3 实验方法第55-57页
        4.3.1 淀粉纳米晶的制备第55-56页
        4.3.2 淀粉纳米晶悬液pH的调节第56页
        4.3.3 淀粉纳米晶的粒度分布与Zeta电位第56页
        4.3.4 淀粉纳米晶的糊精组成第56页
        4.3.5 淀粉纳米晶的分散行为研究第56-57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57-60页
        4.4.1 不同pH条件下淀粉纳米晶悬液的Zeta电位第57页
        4.4.2 淀粉纳米晶在不同pH条件下粒度分布第57-58页
        4.4.3 淀粉纳米晶团聚行为研究第58-59页
        4.4.4 淀粉纳米晶的聚集状态及形貌转变第59-60页
    4.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淀粉纳米晶水相中重分散性的提升技术研究第61-78页
    5.1 引言第61页
    5.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第61-62页
        5.2.1 实验材料第61页
        5.2.2 实验仪器第61-62页
    5.3 实验方法第62-65页
        5.3.1 淀粉纳米晶的制备第62页
        5.3.2 淀粉纳米晶的氧化第62页
        5.3.3 羧基与羰基含量的测定第62-63页
        5.3.4 氧化淀粉纳米晶的酸化第63页
        5.3.5 氧化纳米晶结构的鉴定第63页
        5.3.6 氧化纳米晶粉末在水介质中的重分散性与团聚行为第63-64页
        5.3.7 氧化淀粉纳米晶的粒度分布与电位第64页
        5.3.8 X-射线衍射仪分析第64页
        5.3.9 HPAEC-PAD第64页
        5.3.10 氧化淀粉纳米晶的热重分析第64-65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65-77页
        5.4.1 氧化纳米晶结构鉴定第65-67页
        5.4.2 氧化SNC羧基与羰基含量第67-68页
        5.4.3 氧化对SNC结晶结构及糊精分布的影响第68-69页
        5.4.4 氧化淀粉纳米晶悬液的Zeta电位第69-70页
        5.4.5 氧化淀粉纳米晶的粒度分布第70-71页
        5.4.6 氧化淀粉纳米晶的团聚行为及其重分散性第71-73页
        5.4.7 氧化对淀粉纳米晶热降解的影响第73-77页
    5.5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六章 淀粉纳米晶的疏水改性研究第78-88页
    6.1 引言第78页
    6.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第78-79页
        6.2.1 实验材料第78页
        6.2.2 实验仪器第78-79页
    6.3 实验方法第79-80页
        6.3.1 淀粉纳米晶制备第79页
        6.3.2 硅烷偶联改性淀粉纳米晶第79页
        6.3.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第79页
        6.3.4 X-射线衍射分析第79页
        6.3.5 疏水改性淀粉纳米晶形貌观察第79页
        6.3.6 疏水改性淀粉纳米晶接触角测试第79-80页
    6.4 结果与讨论第80-86页
        6.4.1 硅烷偶联淀粉纳米晶结构鉴定第80-81页
        6.4.2 硅烷偶联对淀粉纳米晶结晶性质的影响第81-82页
        6.4.3 改性淀粉纳米晶表面形貌分析第82-83页
        6.4.4 改性淀粉纳米晶接触角测试第83-84页
        6.4.5 改性淀粉晶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第84-86页
    6.5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七章 淀粉纳米晶及改性淀粉纳米晶的乳化性研究第88-100页
    7.1 引言第88页
    7.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第88-89页
        7.2.1 实验材料第88页
        7.2.2 实验仪器第88-89页
    7.3 实验方法第89-90页
        7.3.1 淀粉纳米晶的制备第89页
        7.3.2 不同粒度淀粉/淀粉纳米晶的制备第89页
        7.3.3 不同氧化程度淀粉纳米晶的制备第89页
        7.3.4 不同疏水改性程度淀粉纳米纳米晶的制备第89页
        7.3.5 皮克林乳液的制备第89页
        7.3.6 淀粉纳米晶及乳液粒径的测定第89-90页
    7.4 结果与讨论第90-99页
        7.4.1 淀粉纳米晶添加量对皮克林乳液的影响第90-91页
        7.4.2 淀粉纳米晶粒度对皮克林乳液的影响第91-95页
        7.4.3 氧化改性对淀粉纳米晶稳定的皮克林乳液的影响第95-97页
        7.4.4 疏水改性对淀粉纳米晶稳定皮克林乳液的影响第97-99页
    7.5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论文主要结论第100-102页
展望第102-103页
论文创新点第103-104页
致谢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25页
附录: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成果清单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力发电机组的非线性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
下一篇:高速柔性药盒装箱生产线及关键部件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