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7页 |
1 绪论 | 第17-26页 |
·食物过敏原 | 第17页 |
·食物过敏反应及其免疫学机制 | 第17-18页 |
·食物过敏原检测技术 | 第18-20页 |
·基于蛋白质水平的检测方法 | 第19页 |
·在过敏原DNA水平的检测方法 | 第19-20页 |
·淡水鱼过敏 | 第20-24页 |
·淡水鱼过敏反应 | 第20页 |
·鲤鱼,鲢鱼,鲫鱼,草鱼简介 | 第20-22页 |
·鱼类主要过敏原小清蛋白 | 第22-24页 |
·食物脱敏技术 | 第24-25页 |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5-26页 |
2 淡水鱼过敏原小清蛋白的纯化及质谱鉴定 | 第26-44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26-28页 |
·材料 | 第26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6-27页 |
·实验所需溶液及配制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2页 |
·淡水鱼肌肉的预处理 | 第28页 |
·淡水鱼肌浆蛋白的制备 | 第28-29页 |
·淡水鱼过敏原小清蛋白的初步纯化 | 第29页 |
·Sephacryl S-200 HR丙烯酰胺葡聚糖凝胶过滤层析 | 第29页 |
·样品吸收值测定 | 第29页 |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第29-31页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31页 |
·紫外扫描分析淡水鱼纯化小清蛋白 | 第31页 |
·质谱鉴定鲤鱼过敏原小清蛋白 | 第31-32页 |
·结果 | 第32-42页 |
·鲤鱼小清蛋白初步纯化的结果 | 第32-33页 |
·Sephacryl S-200 HR凝胶过滤层析结果 | 第33-34页 |
·其他淡水鱼小清蛋白纯化过程电泳分析 | 第34-37页 |
·蛋白含量变化 | 第37-39页 |
·小清蛋白的特征吸收峰 | 第39-41页 |
·MALDI-TOF–TOF MS分析 | 第41-42页 |
·讨论与分析 | 第42-43页 |
·淡水鱼小清蛋白的初步纯化 | 第42-43页 |
·凝胶过滤层析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3 小清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生产 | 第44-53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44-45页 |
·试剂 | 第44页 |
·主要仪器 | 第44页 |
·实验所用溶液及配制 | 第44-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8页 |
·小清蛋白单克隆抗体生产 | 第45-46页 |
·免疫印迹分析 | 第46页 |
·间接ELISA法测抗体效价 | 第46-47页 |
·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抗体特异性 | 第47-48页 |
·结果 | 第48-51页 |
·小清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 | 第48-49页 |
·抗体效价的检测 | 第49-50页 |
·抗体特异性检测 | 第50-51页 |
·讨论与分析 | 第51-52页 |
·单克隆抗体的生产 | 第51页 |
·抗体效价和特异性的检测 | 第51-52页 |
·免疫印迹中注意的问题 | 第52页 |
·本章总结 | 第52-53页 |
4 淡水鱼过敏原小清蛋白的免疫交叉反应 | 第53-59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53页 |
·材料 | 第53页 |
·设备 | 第53页 |
·实验方法 | 第53-54页 |
·淡水鱼蛋白的粗提 | 第53页 |
·免疫印迹法研究免疫交叉反应 | 第53-54页 |
·间接竞争ELISA法研究免疫交叉反应 | 第54页 |
·结果 | 第54-57页 |
·鲫鱼,鲢鱼,草鱼粗提物分析 | 第54-55页 |
·免疫印迹结果 | 第55-56页 |
·间接竞争ELISA结果 | 第56-57页 |
·讨论与分析 | 第57-59页 |
·淡水鱼蛋白的粗提 | 第57页 |
·竞争抑制ELISA | 第57-58页 |
·淡水鱼过敏原的免疫交叉反应 | 第58-59页 |
5 淡水鱼小清蛋白的稳定性分析 | 第59-71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59-60页 |
·实验方法 | 第60-62页 |
·小清蛋白的模拟胃肠液消化 | 第60页 |
·抑制性ELISA检测消化产物致敏性 | 第60-61页 |
·小清蛋白的pH稳定性 | 第61页 |
·超声处理对小清蛋白稳定性的影响 | 第61页 |
·Tricine-SDS-PAGE电泳 | 第61-62页 |
·结果 | 第62-69页 |
·小清蛋白的纯化 | 第62-63页 |
·鲤鱼纯化小清蛋白模拟胃肠液消化 | 第63-65页 |
·鲢鱼纯化小清蛋白的模拟胃肠液消化 | 第65-66页 |
·抑制性ELISA结果 | 第66-67页 |
·不同pH对鲤鱼小清蛋白稳定性的影响 | 第67-68页 |
·超声处理对小清蛋白稳定性的影响 | 第68-69页 |
·讨论与分析 | 第69页 |
·模拟胃肠液消化 | 第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1-74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创新点 | 第72页 |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作者简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