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页 |
第一章 音乐剧的三种形式 | 第7-9页 |
第一节 戏剧类音乐剧 | 第7-8页 |
一. 主要特征 | 第7页 |
二. 代表性剧目 | 第7-8页 |
第二节 歌舞类音乐剧 | 第8页 |
一. 主要特征 | 第8页 |
二. 代表性剧目 | 第8页 |
第三节 特殊的歌舞类音乐剧 | 第8-9页 |
一. 主要特征 | 第8页 |
二. 代表性剧目 | 第8-9页 |
第二章 剖析音乐剧《猫》的角色训练方式 | 第9-13页 |
第一节 基础训练 | 第9-11页 |
一. 声乐 | 第9-10页 |
二. 舞蹈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由人变猫”的训练 | 第11-13页 |
一. 基本特征训练 | 第11页 |
二. 综合特征训练 | 第11-13页 |
第三节 肢体与舞蹈 | 第13页 |
一. 规定与本能的肢体动作 | 第13页 |
二. 创造性地探索肢体动作 | 第13页 |
第三章 以天真猫‘Sillabub’为例,分析角色塑造的要素 | 第13-17页 |
第一节 声音的塑造 | 第14-15页 |
一. 在演唱中表现猫性 | 第14页 |
二. 在故事中演唱 | 第14-15页 |
三. 在肢体活动中扎实气息 | 第15页 |
第二节 舞蹈训练 | 第15-16页 |
一. 在规定动作中创造猫性 | 第15页 |
二. 将肢体动作艺术化 | 第15-16页 |
第三节 戏剧特点 | 第16-17页 |
一. 猫的个性 | 第16页 |
二. “猫性”推动戏剧发展 | 第16-17页 |
结论 | 第17-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19页 |
作者后记 | 第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