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菲律宾华文学校的菲华文化保存现状--以马尼拉百阁公民学校为例

致谢第1-7页
Acknowledgement第7-8页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目录第10-13页
插表目录第13-14页
插图目录第14-15页
1 引言第15-18页
   ·菲华文化保存的现状第15页
   ·菲华文化保存的重要性第15-16页
   ·研究问题及基本框架第16-18页
2 文献综述第18-25页
   ·菲律宾华人:“Tsinoy”第18-19页
   ·历史上的菲华文化发展第19-21页
     ·菲律宾华侨的历史第19-20页
     ·当前的菲律宾华裔介绍第20-21页
   ·菲律宾华文教育第21-23页
   ·百阁公民学校(Paco Citizen Academy Foundation,Manila)第23-25页
     ·PCAF的简史第24页
     ·PCAF的华语课程第24-25页
3 理论框架第25-30页
   ·菲律宾华裔社会中的语言第25-26页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第26页
   ·Lantolf的社会文化学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第26-27页
   ·身份认同理论第27-30页
     ·Bonny Norton的观点第27页
     ·动机与投资观念第27-30页
4 研究方法第30-33页
   ·定性与定量法第30页
   ·研究框架第30-31页
   ·研究程序第31-33页
     ·对伦理的考虑第31页
     ·课堂观察第31页
     ·调查问卷第31-32页
     ·访问第32-33页
5 百阁公民学校的学习者第33-49页
   ·文化取向与认同第34-40页
     ·学生的文化认同与组成第34-37页
     ·在家里使用的语言第37-39页
     ·学习者如何看待中国大陆的文化第39-40页
     ·菲华人群与中国大陆的文化思考第40页
   ·学生对汉语的投资第40-49页
     ·课程设置第41页
     ·教材编写第41-46页
     ·教学方法第46-49页
6 教师:与教师访问的分析第49-57页
   ·对学习者的文化取向与认同第49-50页
   ·教师对汉语的投资第50-57页
     ·教材编写第50页
     ·教学方法改进:在课堂中无意识地灌输菲华文化第50-57页
7 本文结论第57-61页
   ·文化取向第57-58页
   ·对目标语言的投资第58-60页
     ·菲华文化在课程中的体现第58-59页
     ·菲华文化在教材中的体现第59页
     ·菲华文化在课堂中的体现第59-60页
   ·本文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附录第65-76页
作者简历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韩国汉语教学中的视听语言教学实践--以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为例
下一篇:汉语作为继承语及其对中国华文教育启示--基于对浙江大学海外华人学生汉语状况的实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