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富有机铁啤酒的制备 | 第11-15页 |
·补铁剂的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富铁酵母的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保健啤酒 | 第14-15页 |
·牦牛肽活性的初步研究 | 第15-17页 |
·解热镇痛药物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大宗藏药材牦牛角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项目的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第2章 紫外-化学-γCo60复合诱变选育高耐铁富铁酵母 | 第19-35页 |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出发菌株菌种 | 第19页 |
·主要培养基 | 第19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20页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0页 |
·主要试剂的配置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3页 |
·菌种的活化 | 第20页 |
·菌体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 第20-21页 |
·酵母菌体最佳诱变时间的确定 | 第21页 |
·酵母对铁的初始耐受量评价 | 第21页 |
·测定菌体沉淀中的亚铁含量的测定 | 第21页 |
·菌种的复合诱变 | 第21-22页 |
·发酵工艺的优化 | 第22页 |
·富有机铁啤酒的制备 | 第22-23页 |
·富有机铁啤酒的稳定性考察 | 第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33页 |
·富铁酵母最佳诱变时间的确定 | 第23-24页 |
·酵母对铁耐受量的测定 | 第24页 |
·FAAS 法测定菌体铁富集量 | 第24页 |
·化学诱变 | 第24-25页 |
·紫外诱变 | 第25-26页 |
·γCo60筛选 | 第26-28页 |
·发酵工艺研究 | 第28-31页 |
·抗氧化剂及亚铁的流加配合发酵 | 第31-32页 |
·富铁啤酒感官及理化特性评价结果 | 第32页 |
·富铁啤酒稳定性考察 | 第32-33页 |
·讨论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第3章 牦牛肽解热镇痛活性的确证性研究 | 第35-47页 |
·实验材料 | 第35-36页 |
·实验 | 第35页 |
·主要的仪器设备 | 第35-36页 |
·主要的试剂 | 第36页 |
·主要试剂的配置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39页 |
·牦牛肽热提液的制备 | 第36-37页 |
·热板法测定牦牛肽粗提物活性的测定 | 第37页 |
·醋酸扭体法测定牛肽粗提物活性的测定 | 第37页 |
·牦牛肽热提液的解热活性评价 | 第37-38页 |
·透析后藏药牦牛肽粗提物的解热实验 | 第38-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6页 |
·热板法测定牦牛肽粗提液的镇痛活性 | 第39-42页 |
·醋酸扭体法测定牦牛肽粗提物的活性 | 第42-43页 |
·牦牛角热提液解热活性评价 | 第43-46页 |
·讨论 | 第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第4章 牦牛肽的分离纯化 | 第47-64页 |
·实验材料 | 第47-48页 |
·实验样品 | 第47页 |
·实验试剂 | 第47-48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8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51页 |
·活性肽的粗分离 | 第48-50页 |
·活性肽的精细分离(柱层析分离) | 第50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鉴定样品的纯度 | 第50-51页 |
·实验结果 | 第51-62页 |
·讨论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全文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