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中学生汉字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汉字本体的研究 | 第9-10页 |
·汉字习得调查、统计的研究 | 第10-11页 |
·对外汉字偏误的研究 | 第11页 |
·泰国汉字习得的研究 | 第11-12页 |
·有待探讨的问题 | 第12页 |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汉字习得偏误统计 | 第14-30页 |
·偏误记录、归类及其理论依据 | 第14-16页 |
·调查对象 | 第14页 |
·研究所用的语料 | 第14-15页 |
·记录方法 | 第15页 |
·相关数据与统计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的参考依据 | 第16页 |
·偏误类型 | 第16-18页 |
·考试试卷调查、统计与分析 | 第18-26页 |
·各种偏误类型的比率 | 第26-30页 |
第三章 偏误原因分析 | 第30-37页 |
·各类型偏误原因分析 | 第30-33页 |
·偏旁更换偏误原因分析 | 第30页 |
·部件添加与部件缺失偏误原因分析 | 第30-31页 |
·部件变形偏误原因分析 | 第31页 |
·间架结构偏误原因分析 | 第31页 |
·笔画、笔顺偏误原因分析 | 第31-33页 |
·汉字本身的原因 | 第33-34页 |
·教师的原因 | 第34-35页 |
·学生的原因 | 第35页 |
·其他原因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教学策略 | 第37-43页 |
·对外汉字教学法研究 | 第37页 |
·本文所提倡的教学策略 | 第37-43页 |
·"对比—直观"教学法 | 第38-39页 |
·寓教于乐,先和学生做朋友,再教学生识汉字 | 第39-40页 |
·简笔画教学 | 第40-41页 |
·归纳与反复练习相结合 | 第41-43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43-45页 |
附注 | 第45-4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录 | 第50-70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