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8页 |
·杏仁的营养与利用价值 | 第9-10页 |
·杏仁的营养与保健功能 | 第9页 |
·杏仁的深加工 | 第9-10页 |
·杏仁油的营养与利用 | 第10页 |
·超临界流体萃取 | 第10-12页 |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发展与原理 | 第10-11页 |
·超临界CO_2 流体的优点 | 第11页 |
·超临界CO_2 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杏仁油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香气成分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香气成分的制备方法 | 第13页 |
·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 | 第13-14页 |
·油脂的氧化与抗氧化 | 第14-17页 |
·油脂氧化机理 | 第14页 |
·抗氧化剂机理 | 第14-15页 |
·影响油脂氧化的因素 | 第15-16页 |
·油脂氧化程度的评价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18-19页 |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试验试剂 | 第18页 |
·试验仪器 | 第18-19页 |
·试验方法 | 第19-20页 |
·杏仁油超临界CO_2 萃取 | 第19页 |
·杏仁油特征香气成分的确定 | 第19-20页 |
·杏仁油储藏稳定性的研究 | 第20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0-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45页 |
·杏仁油超临界CO_2 萃取工艺的研究 | 第21-27页 |
·杏仁油超临界CO_2 萃取的单因素试验 | 第21-24页 |
·超临界CO_2 萃取杏仁油条件的优化 | 第24-26页 |
·超临界CO_2 萃取与正己烷提取杏仁油的品质比较 | 第26-27页 |
·杏仁油超临界CO_2 萃取的放大研究 | 第27页 |
·杏仁油特征香气成分的研究 | 第27-33页 |
·HS-SPME 萃取条件的研究 | 第27-29页 |
·杏仁油特征香气成分的研究 | 第29-33页 |
·杏仁油储藏稳定性的研究 | 第33-38页 |
·不同抗氧化剂对杏仁油稳定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不同剂量的TBHQ 对杏仁油稳定性的影响 | 第34页 |
·不同剂量茶多酚对杏仁油稳定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抗氧化剂与增效剂对杏仁油氧化稳定性的协同作用 | 第35-36页 |
·杏仁油货架寿命的预测 | 第36-38页 |
·杏仁油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体系 | 第38-45页 |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 第38-42页 |
·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 第42-45页 |
4 讨论 | 第45-49页 |
·杏仁油超临界CO_2 萃取的影响因素 | 第45-46页 |
·杏仁油的特征香气成分 | 第46-47页 |
·顶空固相微萃取的影响因素 | 第46页 |
·不同品种杏仁油的香气成分 | 第46-47页 |
·抗氧化剂与杏仁油的储藏稳定性 | 第47-48页 |
·杏仁油抗氧化剂 | 第47页 |
·杏仁油增效剂 | 第47-48页 |
·杏仁油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体系 | 第48-49页 |
5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