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法的船舶居住区降噪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6-12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6-8页 |
1.2 311K VLCC简介 | 第8页 |
1.3 船舶居住区噪声研究进展概述 | 第8-10页 |
1.4 本论文主要的工作内容 | 第10-12页 |
2 统计能量分析法原理及其参数 | 第12-19页 |
2.1 统计能量分析法简介 | 第12-15页 |
2.1.1 统计能量分析的含义 | 第12页 |
2.1.2 统计能量分析法的适用范围 | 第12-13页 |
2.1.3 统计能量分析法的平衡方程 | 第13-15页 |
2.2 统计能量分析的基本参数 | 第15-19页 |
2.2.1 内损耗因子 | 第16-17页 |
2.2.2 耦合损耗因子 | 第17-18页 |
2.2.3 模态密度 | 第18页 |
2.2.4 输入功率 | 第18-19页 |
3 311KVLCC居住舱室噪声预报 | 第19-35页 |
3.1 噪声概述 | 第19-26页 |
3.1.1 噪声的分类 | 第19-20页 |
3.1.2 噪声源激励获取 | 第20-22页 |
3.1.3 噪声传播途径 | 第22-23页 |
3.1.4 噪声频谱 | 第23页 |
3.1.5 实船噪声特征分析 | 第23-26页 |
3.2 统计能量分析模型建立 | 第26-30页 |
3.2.1 VAOne软件简介 | 第26页 |
3.2.2 目标船型信息 | 第26-27页 |
3.2.3 模型的建立和子系统划分 | 第27-29页 |
3.2.4 激励源设置及参数 | 第29-30页 |
3.3 311KVLCC舱室噪声预报结果分析 | 第30-35页 |
3.3.1 统计能量模型计算云图 | 第30-32页 |
3.3.2 预报结果分析及确定目标舱室 | 第32-35页 |
4 目标舱室的声压级控制和分析 | 第35-47页 |
4.1 声压级控制概述 | 第35-41页 |
4.1.1 基本原理 | 第35-36页 |
4.1.2 降噪设计的基本程序 | 第36页 |
4.1.3 噪声源降噪措施 | 第36页 |
4.1.4 吸声技术 | 第36-37页 |
4.1.5 隔声技术 | 第37-38页 |
4.1.6 隔振与阻尼减振技术 | 第38-40页 |
4.1.7 常用降噪措施效果比较 | 第40-41页 |
4.2 目标舱室降噪对策 | 第41-47页 |
4.2.1 噪声源分析 | 第41-45页 |
4.2.2 降噪设计处理 | 第45-47页 |
5 降噪对策的优化分析 | 第47-56页 |
5.1 实船舱室噪声概率分布统计 | 第47-49页 |
5.2 降噪对策成本分析 | 第49-51页 |
5.2.1 降噪对策成本计算 | 第49-50页 |
5.2.2 降噪对策成本与降噪量关系 | 第50-51页 |
5.3 降噪对策的优化 | 第51-54页 |
5.3.1 二次试航成本与降噪量关系 | 第51-52页 |
5.3.2 最优对策确定 | 第52-54页 |
5.4 实船验证 | 第54-56页 |
5.4.1 实船噪声测量 | 第54-55页 |
5.4.2 预报方法准确性评估 | 第55页 |
5.4.3 实船测量准确性评估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