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泰比较句的对比及偏误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页 |
1.2 研究现状和成果 | 第13-18页 |
1.2.1 比较句的本体研究 | 第14-16页 |
1.2.2 比较句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 第16-18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汉泰“比较句”的对比分析 | 第19-29页 |
2.1 汉泰语言概况 | 第19-21页 |
2.2 汉泰差比句对比分析 | 第21-27页 |
2.2.1 “比”字句 | 第21-25页 |
2.2.2 “不如”、“没有”句 | 第25-26页 |
2.2.3 “不比”句 | 第26-27页 |
2.3 汉泰等比句对比研究 | 第27-29页 |
2.3.1 “跟..一样”句 | 第27-28页 |
2.3.2 “A有B那么(这么)..”句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泰国学习者习得汉语比较句的偏误分析 | 第29-37页 |
3.1 偏误分析 | 第29页 |
3.2 偏误类型 | 第29-35页 |
3.2.1 比较值 | 第30-32页 |
3.2.2 比较项不对称 | 第32-33页 |
3.2.3 程度副词误用 | 第33页 |
3.2.4 否定词位置错误 | 第33-34页 |
3.2.5 比较标记误用 | 第34-35页 |
3.3 偏误成因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汉语比较句的教学启示 | 第37-49页 |
4.1 汉语教材中比较句的分析 | 第37-42页 |
4.1.1 《汉语教程》 | 第37-39页 |
4.1.2 《会通汉语》 | 第39-41页 |
4.1.3 《汉语教程》和《会通汉语》的比较 | 第41-42页 |
4.2 对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的建议 | 第42-44页 |
4.2.1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 第42-43页 |
4.2.2 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 第43-44页 |
4.3 “比”字句的教学设计 | 第44-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