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师心理学论文

中小学教师反思特点及其实验干预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前言第10-13页
    1.1 问题提出第10-11页
        1.1.1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反思第10页
        1.1.2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反思第10-11页
        1.1.3 教师反思的现状不容乐观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第11-13页
2 文献综述第13-24页
    2.1 教师反思的概念内涵及阶段过程第13-15页
    2.2 教师反思研究的兴起及发展第15-16页
    2.3 教师反思的研究工具与方法第16页
    2.4 教师反思的研究内容第16-22页
    2.5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22-24页
3 本研究的理论构想第24-26页
    3.1 研究目的第24页
    3.2 研究内容第24-25页
    3.3 研究方法第25页
    3.4 研究思路第25-26页
4 研究一 中小学教师反思问卷修编第26-34页
    4.1 问卷修编过程第26-30页
        4.1.1 教师反思量表修编的目的及缘由第26页
        4.1.2 中小学教师反思量表的题目修编与结构第26-27页
        4.1.3 预测修编量表的项目分析与修订第27页
        4.1.4 中小学教师反思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第27-28页
        4.1.5 中小学教师反思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第28-30页
    4.2 中小学教师反思量表的信效度检验第30-31页
        4.2.1 信度检验第30页
        4.2.2 效度检验第30-31页
    4.3 结论第31-32页
        4.3.1 修编后的教师反思量表理论结构良好第31页
        4.3.2 修编后的教师反思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第31-32页
        4.3.3 修编后的教师反思量表适合于中国教师第32页
    4.4 小结第32-34页
5 研究二 中小学教师反思的现状研究第34-44页
    5.1 研究目的第34页
    5.2 研究方法第34-35页
        5.2.1 研究对象第34页
        5.2.2 研究工具第34-35页
        5.2.3 统计方法第35页
    5.3 研究结果第35-40页
        5.3.1 中小学教师反思总体水平第35-37页
        5.3.2 中小学教师反思在各维度上的基本水平第37-40页
    5.4 讨论第40-43页
        5.4.1 中小学教师反思总体水平良好,中学教师反思水平高于小学教师第40-41页
        5.4.2 不同学段和教龄的中小学教师反思存在显著差异第41页
        5.4.3 不同学历和工作属性的中小学教师反思存在显著差异第41-42页
        5.4.4 不同性别和职称的中小学教师反思不存在显著差异第42-43页
    5.5 小结第43-44页
6 研究三 中小学教师反思的相关研究第44-50页
    6.1 研究目的第44页
    6.2 研究方法第44-45页
        6.2.1 研究对象第44页
        6.2.2 研究工具第44-45页
        6.2.3 统计方法第45页
    6.3 研究结果第45-46页
        6.3.1 中小学教师反思、教师自主、教师职业倦怠、特质应对方式以及工作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第45-46页
        6.3.2 中小学教师反思、教师自主、教师职业倦怠、特质应对方式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回归分析第46页
    6.4 讨论第46-49页
        6.4.1 中小学教师反思与教师自主性第46-47页
        6.4.2 中小学教师反思与教师工作绩效第47页
        6.4.3 中小学教师反思与特质应对方式第47页
        6.4.4 中小学教师反思与教师职业倦怠第47-48页
        6.4.5 中小学教师反思、教师自主性、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回归第48-49页
    6.5 小结第49-50页
7 研究四中小学教师反思的实验干预研究第50-55页
    7.1 研究目的第50页
    7.2 研究方法第50-51页
        7.2.1 研究对象第50页
        7.2.2 研究工具第50-51页
        7.2.3 统计方法第51页
    7.3 研究结果第51-52页
        7.3.1 实验组控制组中小学教师反思与教师工作绩效的差异性比较第51页
        7.3.2 实验干预前后中小学教师反思与教师工作绩效的差异性比较第51-52页
    7.4 讨论第52-54页
        7.4.1 干预实验对教师反思及教师工作绩效的效果分析第52-53页
        7.4.2 控制组教师反思及教师工作绩效变化的原因探析第53-54页
    7.5 小结第54-55页
8 总讨论和总结论第55-58页
    8.1 总讨论第55-57页
        8.1.1 修编的中小学教师反思问卷第55页
        8.1.2 中小学教师反思现状及影响因素第55-56页
        8.1.3 中小学教师反思与教师自主性、职业倦怠、应对方式、工作绩效的相关性第56页
        8.1.4 干预实验对中小学教师反思与工作绩效的作用第56页
        8.1.5 研究的贡献与不足第56-57页
    8.2 总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附录第62-67页
致谢第67-68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文章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代天津社会教育研究(1860-1949)
下一篇:社工介入初中生同辈群体学业支持网络建构过程的探究--以初二学生个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