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微生物学论文

基于CRISPR序列的沙门氏菌分子分型方法的建立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英文缩略语索引第10-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3页
    1.1 沙门氏菌第14-16页
        1.1.1 沙门氏菌生物学特性第14页
        1.1.2 沙门氏菌与食品安全第14-15页
        1.1.3 沙门氏菌分类第15-16页
    1.2 沙门氏菌分型第16-20页
        1.2.1 沙门氏菌血清分型第16页
        1.2.2 沙门氏菌分子分型第16-20页
    1.3 CRISPR分型方法研究新进展第20-21页
        1.3.1 CRISPR-MVLST第20-21页
        1.3.2 CLSPT第21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沙门氏菌新型CRISPR分型方法的建立第23-39页
    2.1 实验材料第23-25页
        2.1.1 实验菌株第23页
        2.1.2 培养基第23页
        2.1.3 主要试剂及配制第23-25页
        2.1.4 仪器与设备第25页
    2.2 实验方法第25-30页
        2.2.1 DNA提取第25-26页
        2.2.2 CRISPR1引物设计第26-27页
        2.2.3 CRISPR2引物设计第27-28页
        2.2.4 特异性靶点PCR扩增第28-29页
        2.2.5 PCR反应及电泳检测第29-30页
        2.2.6 属特异性靶点聚类树分析第30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0-38页
        2.3.1 CRISPR引物验证及36种沙门氏菌血清型CRISPR检测第30-32页
        2.3.2 沙门氏菌CRISPR间隔序列排列图谱第32-35页
        2.3.3 沙门氏菌属特异性靶点聚类分析第35-38页
    2.4 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新型CRISPR分型方法应用于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分型第39-49页
    3.1 实验材料第39页
        3.1.1 实验菌株第39页
        3.1.2 培养基第39页
        3.1.3 主要试剂及配制第39页
    3.2 实验方法第39-42页
        3.2.1 DNA提取第39页
        3.2.2 CRISPR PCR扩增第39-41页
        3.2.3 特异靶点S69 PCR扩增第41页
        3.2.4 CRISPR间隔序列图谱分析第41页
        3.2.5 属特异性靶点S69聚类分析第41页
        3.2.7 CSST分析第41-42页
        3.2.8 TCSST分析第42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2-47页
        3.3.1 沙门氏菌CRISPR分型第42-44页
        3.3.2 特异性靶点S69分析第44-45页
        3.3.3 CSST分型第45-46页
        3.3.4 TCSST分型第46-47页
    3.4 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新型CRISPR分型方法应用于肠炎沙门氏菌分型第49-60页
    4.1 实验材料第49页
        4.1.1 实验菌株第49页
        4.1.2 培养基第49页
        4.1.3 主要试剂及配制第49页
        4.1.4 仪器与设备第49页
    4.2 实验方法第49-54页
        4.2.1 DNA提取第49页
        4.2.2 肠炎沙门氏菌验证第49-51页
        4.2.3 ERIC-PCR扩增第51-52页
        4.2.4 CRISPR1和CRISPR2 PCR扩增及间隔序列图谱分析第52-53页
        4.2.5 特异性靶点S69 PCR扩增第53页
        4.2.6 CLSPT分析第53页
        4.2.7 CSST分析第53页
        4.2.8 TCSST分析第53页
        4.2.9 毒力基因分型第53-54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4-59页
        4.3.1 肠炎沙门氏菌验证第54-55页
        4.3.2 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第55-56页
        4.3.3 CRISPR间隔序列图谱分析第56-57页
        4.3.4 CLSPT分析第57页
        4.3.5 CSST分析第57页
        4.3.6 TCSST分析第57页
        4.3.7 毒力基因分型第57-59页
    4.4 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5.1 总结第60-61页
    5.2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0页
附录 1第70-73页
致谢第73-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准备中的学术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微生物富集研究
下一篇:表面展示生物合成α-熊果苷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