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结构砰击载荷的计算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1.2 砰击问题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3 砰击问题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0-14页 |
1.3.1 理论公式推导 | 第10-11页 |
1.3.2 数值模拟研究 | 第11-12页 |
1.3.3 物理模型实验研究 | 第12-14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船体结构砰击响应计算公式推导 | 第16-32页 |
2.1 ALE法应用基础 | 第16-17页 |
2.2 ALE方法分析船底结构入水响应过程推导 | 第17-22页 |
2.2.1 液面晃动的计算 | 第17-21页 |
2.2.2 入水响应的计算 | 第21-22页 |
2.3 流固砰击耦合效应分析 | 第22-27页 |
2.3.1 计算流固动力作用 | 第22-24页 |
2.3.2 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 第24-26页 |
2.3.3 流固耦合方程 | 第26-27页 |
2.4 船艏破波砰击载荷近似计算模型建立 | 第27-31页 |
2.4.1 破波水动压力公式推导 | 第27-29页 |
2.4.2 波浪非线性的讨论 | 第29页 |
2.4.3 圆柱体表面砰击压力计算 | 第29-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船底结构入水砰击载荷仿真计算 | 第32-56页 |
3.1 软件ANSYS/LS-DYNA概要 | 第32-35页 |
3.1.1 计算的稳定性 | 第32-34页 |
3.1.2 无反射边界条件 | 第34-35页 |
3.2 二维楔形体入水砰击时的数值模拟 | 第35-41页 |
3.2.1 试验模型 | 第35页 |
3.2.2 有限元模型 | 第35-36页 |
3.2.3 数值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3.2.4 自由液面的变化和飞溅效应 | 第39-41页 |
3.3 入水过程分析 | 第41-45页 |
3.3.1 结构受力分析 | 第41-43页 |
3.3.2 流场的变化情况分析 | 第43-45页 |
3.4 结果和讨论 | 第45-50页 |
3.4.1 入水速度对结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3.4.2 结构材料对结果的影响 | 第46-47页 |
3.4.3 板子厚度对结果的影响 | 第47-48页 |
3.4.4 入水角度对结果的影响 | 第48-50页 |
3.5 二维平底结构入水砰击时的数值模拟 | 第50-54页 |
3.5.1 有限元模型 | 第51-52页 |
3.5.2 数值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3.5.3 自由液面的变化和飞溅效应 | 第5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船艏结构破波砰击载荷计算研究 | 第56-68页 |
4.1 引言 | 第56-57页 |
4.2 船体在波浪中的运动计算 | 第57-59页 |
4.2.1 随机波波形模拟 | 第57页 |
4.2.2 船舶的垂荡、纵摇和纵荡运动求解 | 第57-59页 |
4.3 船波相对速度的计算 | 第59-60页 |
4.3.1 图谱修正法 | 第59-60页 |
4.3.2 水质点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 第60页 |
4.3.3 水平相对速度计算 | 第60页 |
4.4 船艏表面附加质量的计算 | 第60-62页 |
4.5 船艏表面砰击压力计算 | 第62-65页 |
4.6 程序计算结果讨论 | 第65-6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