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汉语中方位词“上”的本体研究成果 | 第10-12页 |
1.2.2 日语方位词“上”的本体研究成果 | 第12页 |
1.2.3 中日同形词研究成果 | 第12-13页 |
1.2.4 方位词习得偏误方面的研究 | 第13页 |
1.3 本选题的主要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13-15页 |
1.3.1 语料来源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汉语和日语中的方位词“上”的对比研究 | 第15-28页 |
2.1 “上”的义项 | 第15-17页 |
2.2 对应性与非对应性 | 第17-18页 |
2.3 汉语和日语的方位词“上”的对应性 | 第18-21页 |
2.3.1 汉语的“上”和日语的“上” | 第18-20页 |
2.3.2 汉语的“上”和日语的“上” | 第20-21页 |
2.4 汉语和日语的方位词“上”的非对应性 | 第21-28页 |
2.4.1 汉语的“上”和日语的“中” | 第21-23页 |
2.4.2 汉语的“上”和日语的“てつぺん” | 第23页 |
2.4.3 汉语的“上”和日语的“下” | 第23-24页 |
2.4.4 汉语的“上”和日语的“に” | 第24-25页 |
2.4.5 汉语的“上”和日语的“で” | 第25-26页 |
2.4.6 汉语中的“上”在日语中省略不翻译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日本学生习得汉语方位词“上”的偏误及偏误分析 | 第28-45页 |
3.1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29-30页 |
3.2 HSK语料库“上”习得总体考察 | 第30-36页 |
3.2.1 方位词“上”的本体义项分类及语料筛选 | 第31-32页 |
3.2.2 不同汉语水平日本学生“上”使用情况考察 | 第32-36页 |
3.3 日本学生习得汉语方位词“上”的偏误类型 | 第36-39页 |
3.3.1 方位词“上”的遗漏 | 第36-37页 |
3.3.2 方位词“上”的冗余 | 第37-38页 |
3.3.3 方位词“上”的替代 | 第38-39页 |
3.4 日本学生习得汉语方位词“上”偏误产生的原因 | 第39-45页 |
3.4.1 母语负迁移 | 第40-41页 |
3.4.2 目的语知识泛化 | 第41-42页 |
3.4.3 文化因素负迁移 | 第42页 |
3.4.4 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 第42-43页 |
3.4.5 教学误导 | 第43-44页 |
3.4.6 工具书的局限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方位词“上”的教学策略 | 第45-50页 |
4.1 运用传统教学方法针对汉语方位词“上”进行教学 | 第45-46页 |
4.1.1 运用图示法进行教学 | 第45页 |
4.1.2 运用对比法进行教学 | 第45-46页 |
4.1.3 运用翻译、发现法进行教学 | 第46页 |
4.1.4 运用归纳演绎法进行教学 | 第46页 |
4.2 从同形词角度针对日本学生的特性进行有效的教学 | 第46-50页 |
4.2.1 汉日同形词的来源 | 第46-47页 |
4.2.2 汉日同形词教学建议 | 第47-5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0-52页 |
5.1 本论文观点 | 第50页 |
5.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50-51页 |
5.3 今后研究的方向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