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反义词“粗”和“细”不对称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5页
    0.1 课题来源第8-9页
    0.2 研究意义与目的第9页
    0.3 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第9-10页
    0.4 相关研究综述第10-15页
        0.4.1 标记理论研究及应用第10-11页
        0.4.2 反义词不对称性研究综述第11-13页
        0.4.3 “粗”“细”研究综述第13页
        0.4.4 反义词不对称的教学应用研究第13-15页
第一章 反义词“粗”和“细”不对称研究第15-29页
    1.1 反义词“粗"“细”义项的不对称第15-17页
    1.2 反义词“粗”“细”构词层面上的不对称第17-24页
        1.2.1 “粗”“细”构词数量的不对称第18-19页
        1.2.2 构词词形的不对称第19-24页
    1.3 “粗”“细”使用频率的不对称第24页
    1.4 “粗”“细”组合词序的不对称第24-25页
    1.5 “粗”“细”在固定句法格式上的不对称第25-28页
        1.5.1 询问域第25-26页
        1.5.2 量级第26页
        1.5.3 问句测试第26-28页
    小结第28-29页
第二章 不对称原因分析第29-33页
    2.1 语言内部原因第29页
    2.2 语言外部原因第29-33页
        2.2.1 认知原因第29-30页
        2.2.2 心理原因第30-31页
        2.2.3 经济原则第31页
        2.2.4 礼貌原则第31-33页
第三章 留学生习得反义词“粗”“细”的偏误分析第33-42页
    3.1 统计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语料库中“粗”“细”使用的偏误第33页
    3.2 分析偏误的类型第33-37页
        3.2.1 词义偏误第33-35页
        3.2.2 搭配偏误第35-37页
        3.2.3 生造词偏误第37页
    3.3 解释偏误产生的原因第37-40页
        3.3.1 反义词本身有难度第38页
        3.3.2 汉语教材的选用不当和错误引导第38-40页
        3.3.3 教师教学引导不足第40页
        3.3.4 《大纲》中成对反义词处于不同的等级第40页
    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对外汉语单音节反义词课堂教学建议第42-51页
    4.1 反义词“粗”“细”的教学建议第42-46页
        4.1.1 合理化的选用教材第42-43页
        4.1.2 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第43页
        4.1.3 利用多种教学法相结合化解“粗/细”习得难度第43-46页
    4.2 由反义词“粗”“细”的教学建议类推到整个单音节反义词教学第46-51页
        4.2.1 单音节反义词教学的必要性第46页
        4.2.2 对单音节反义词教学的建议第46-48页
        4.2.3 单音节反义词教学应遵循的原则第48-49页
        4.2.4 对《大纲》编制的一些建议第49-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字音角度的《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丙级字分析与教学设计
下一篇:《医学汉语·实习篇》与《实用医学汉语·临床篇》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