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带皮果汁加工过程中品质变化及控制的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芒果概况 | 第10页 |
1.2 芒果皮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果汁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1-13页 |
1.3.1 出汁率低 | 第11页 |
1.3.2 色泽不稳定 | 第11-12页 |
1.3.3 香气损失 | 第12页 |
1.3.4 果汁沉淀及营养成分破坏 | 第12-13页 |
1.4 立题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神经网络优化芒果果汁的酶解工艺的研究 | 第15-23页 |
2.1 材料与仪器 | 第15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15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1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5-17页 |
2.2.1 工艺流程 | 第15页 |
2.2.2 芒果果汁得率的计算 | 第15-16页 |
2.2.3 果汁指标测定 | 第16页 |
2.2.4 果汁感官评定 | 第16页 |
2.2.5 实验设计 | 第16-17页 |
2.2.6 数据处理 | 第17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17-22页 |
2.3.1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7-19页 |
2.3.2 神经网络输入数据的采集结果 | 第19-20页 |
2.3.3 神经网络模型分析与优化 | 第20-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响应面法优化芒果果汁的抗褐变工艺的研究 | 第23-31页 |
3.1 材料与仪器 | 第23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3.2.1 果汁生产工艺流程 | 第23页 |
3.2.2 果汁褐变程度的测定 | 第23-24页 |
3.2.3 抑制剂最佳添加时间的确定 | 第24页 |
3.2.4 实验设计 | 第24页 |
3.2.5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4-25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0页 |
3.3.1 不同添加时间的果汁褐变度结果与分析 | 第25页 |
3.3.2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5-28页 |
3.3.3 响应面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芒果带皮和去皮果汁香气成分分析 | 第31-39页 |
4.1 材料与仪器 | 第31-32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31-32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2页 |
4.2.1 芒果汁制备 | 第32页 |
4.2.2 HS-SPME提取香气成分 | 第32页 |
4.2.3 GC-MS分析 | 第32页 |
4.2.4 数据处理 | 第32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2-38页 |
4.3.1 芒果汁总离子流色谱图 | 第32-33页 |
4.3.2 芒果汁香气成分的特点 | 第33-35页 |
4.3.3 芒果带皮果汁和去皮果汁香气的比较 | 第35-3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5 芒果汁饮料的研制及贮藏过程各成分变化的研究 | 第39-59页 |
5.1 材料和仪器 | 第39-40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5.1.2 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40-43页 |
5.2.1 芒果汁饮料的工艺流程 | 第40页 |
5.2.2 生产工艺操作要点 | 第40页 |
5.2.3 感官评定 | 第40页 |
5.2.4 指标测定 | 第40-41页 |
5.2.5 实验设计 | 第41-42页 |
5.2.6 动力学理论 | 第42-43页 |
5.2.7 数据处理 | 第43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43-58页 |
5.3.1 果汁配方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43-45页 |
5.3.2 果汁配方正交实验结果 | 第45页 |
5.3.3 果汁稳定性结果 | 第45-48页 |
5.3.4 产品质量指标 | 第48页 |
5.3.5 贮藏期间芒果汁的菌落总数 | 第48-49页 |
5.3.6 芒果汁贮藏过程中基本指标的变化 | 第49-56页 |
5.3.7 活化能的计算 | 第56-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6 结论 | 第59-61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9-60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60页 |
6.3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72页 |
导师简介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