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整字教学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绪论 | 第7-11页 |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7-9页 |
| 三、整字教学概述 | 第9-10页 |
| 四、语料来源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整字教学的依据 | 第11-17页 |
| 第一节 汉字本身的性质与特点 | 第11-12页 |
| 第二节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 | 第12-14页 |
|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理论 | 第12-13页 |
| 二、格式塔心理学图形与背景理论 | 第13页 |
| 三、格式塔心理学记忆与痕迹理论 | 第13页 |
| 四、良好的组织原则 | 第13-14页 |
| 第三节 主客观因素的要求 | 第14-17页 |
| 一、教学对象的心理需求 | 第14-15页 |
| 二、神经心理学的客观要求 | 第15页 |
| 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汉字偏误分析 | 第17-23页 |
| 第一节 留学生汉字偏误统计分析 | 第17-19页 |
| 第二节 以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原则解析汉字偏误 | 第19-23页 |
| 一、在接近性和连续性作用下的汉字偏误 | 第19-20页 |
| 二、在完整和闭合倾向下的汉字偏误 | 第20-21页 |
| 三、在相似性作用下的汉字偏误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整字教学的原则 | 第23-28页 |
| 第一节 汉字的形、音、义整体呈现原则 | 第23-24页 |
| 第二节 认读先行原则 | 第24页 |
| 第三节 独体字先行原则 | 第24-26页 |
| 第四节 先整体再局部细化原则 | 第26-28页 |
| 第四章 整字教学的实施 | 第28-37页 |
| 第一节 独体字教学 | 第28-31页 |
| 第二节 合体字教学 | 第31-35页 |
| 一、以部件教学为辅进行教学 | 第31-33页 |
| 二、图形与背景理论下的会意字教学 | 第33页 |
| 三、联想理论和记忆与痕迹理论指导下的形声字教学 | 第33-35页 |
| 第三节 汉字整体系统的教学模式 | 第35-37页 |
| 结语 | 第37-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 附表 | 第42-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