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8页 |
·酿酒酵母 | 第11页 |
·酿酒酵母应用于乙醇生产 | 第11-12页 |
·乙醇脱氢酶在糖代谢过程的作用 | 第12-13页 |
·常见基因敲除技术对酿酒酵母基因敲除 | 第13-15页 |
·国内外 ADHII 基因敲除进展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酿酒酵母单倍体菌株的筛选及鉴定方法比较 | 第18-25页 |
·材料 | 第18-19页 |
·菌株 | 第18页 |
·培养基 | 第18页 |
·主要试剂 | 第18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18-19页 |
·方法 | 第19-20页 |
·单倍体细胞的制备和分离 | 第19页 |
·单倍体的鉴定 | 第19-20页 |
·结果 | 第20-23页 |
·生长特性比较法 | 第21页 |
·酿酒酵母杂交鉴定法 | 第21页 |
·特异性 PCR 扩增 | 第21-22页 |
·DNA 含量比较法 | 第22页 |
·胁迫条件耐受性鉴定法 | 第22-23页 |
·讨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酿酒酵母单倍体 ADHII 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 | 第25-38页 |
·材料 | 第25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25页 |
·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 第25页 |
·工具酶和试剂 | 第25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5页 |
·需配试剂溶液 | 第25页 |
·方法 | 第25-31页 |
·引物设计 | 第25页 |
·酿酒酵母基因组的提取 | 第25-26页 |
·ADHII 基因、左侧翼和右侧翼同源臂的扩增 | 第26-31页 |
·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 | 第31页 |
·结果 | 第31-36页 |
·片段引物设计 | 第31-32页 |
·基因组的提取 | 第32页 |
·左侧翼和右侧翼同源臂和 ADHII 基因的片段扩增 | 第32页 |
·ADHII 基因、左侧翼和右侧翼同源臂 pMD18-T 克隆 | 第32-34页 |
·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 | 第34-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第四章 酿酒酵母 ADHII 基因敲除 | 第38-48页 |
·材料 | 第38-39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38页 |
·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 第38页 |
·工具酶和试剂 | 第38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38页 |
·需配试剂溶液 | 第38-39页 |
·方法 | 第39-41页 |
·酿酒酵母 G418 耐受性检测 | 第39页 |
·基因敲除载体单酶切 | 第39页 |
·酿酒酵母的电转化 | 第39-40页 |
·酿酒酵母的 PEG-LiAc 法转化 | 第40页 |
·基因敲除验证引物设计 | 第40页 |
·酿酒酵母直接菌落 PCR | 第40-41页 |
·酿酒酵母酶活力检测 | 第41页 |
·ADHII 基因敲除菌株的杂交融合 | 第41页 |
·结果 | 第41-47页 |
·酿酒酵母 G418 耐受性检测 | 第41页 |
·基因敲除验证引物设计 | 第41-42页 |
·基因敲除突变株 PCR 验证 | 第42-44页 |
·基因敲除突变株酶活力验证 | 第44-47页 |
·讨论 | 第47-48页 |
第五章 酿酒酵母 ADHII 基因敲除对发酵性能影响 | 第48-60页 |
·材料 | 第48页 |
·菌株 | 第48页 |
·培养基 | 第48页 |
·主要试剂 | 第48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48页 |
·方法 | 第48-49页 |
·菌体湿重、干重与 OD 600nm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48页 |
·摇瓶发酵 | 第48-49页 |
·结果 | 第49-59页 |
·菌体湿重、干重与 OD 600nm 之间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9-50页 |
·单倍体野生菌和突变株发酵结果 | 第50-52页 |
·二倍体野生菌和突变株发酵结果 | 第52-59页 |
·讨论 | 第59-60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68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