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选题理由,研究意义及研究目标 | 第9-11页 |
1.1.1. 选题理由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3.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CLIL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高级汉语综合课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研究现状小结 | 第15-16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1.3.1. 原则-设计-教学流程”的框架 | 第16-17页 |
1.3.2. 高级汉语综合课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CLIL的内涵、主要特征与价值分析 | 第20-42页 |
2.1. 基于“原则—设计—教学流程”框架的CLIL内涵 | 第20-35页 |
2.1.1. 原则(Approach) | 第20-24页 |
2.1.2. 设计(Design) | 第24-34页 |
2.1.3. 教学流程(Procedure) | 第34-35页 |
2.2. CLIL的主要特征 | 第35-37页 |
2.2.1. 认知参与(Cognive Eagement) | 第35页 |
2.2.2. 脚手架学习(Scaffolding) | 第35-36页 |
2.2.3. 支持对话交谈(Dialoic talk) | 第36页 |
2.2.4. 结合内容和语言的教学 | 第36页 |
2.2.5. 跨文化维度(Intercultural Dimension) | 第36-37页 |
2.3. CLIL对高级汉语综合课的价值分析 | 第37-42页 |
2.3.1. 高级汉语综合课教学的需求与问题 | 第37-39页 |
2.3.2. CLIL对高级汉语综合课的价值 | 第39-42页 |
第三章 CLIL在高级汉语综合课的教学方案 | 第42-59页 |
3.1. 教学方案设计的说明 | 第42-43页 |
3.2. 教学方案 | 第43-56页 |
3.2.1. 大体的教学方案 | 第43-45页 |
3.2.2. 具体的教学步骤 | 第45-56页 |
3.3. 教学方案的分析 | 第56-59页 |
第四章 CLIL在高级汉语综合课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 第59-75页 |
4.1. 案例教学实践 | 第59-60页 |
4.1.1. 实践目的 | 第59页 |
4.1.2. 实践假设 | 第59页 |
4.1.3 教学实践的相关情况 | 第59页 |
4.1.4. 实践的观察标准 | 第59-60页 |
4.2. 教学实践的实施情况 | 第60-72页 |
4.2.1. 课堂观察及分析 | 第60-69页 |
4.2.2.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69-71页 |
4.2.3. 本实践实施情况分析结论 | 第71-72页 |
4.3. 本实践的教学反思和建议 | 第72-75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75-77页 |
5.1 本文研究总结 | 第75-76页 |
5.2 后续研究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