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的萌发工艺及萌发苦荞黄酮提取纯化的工艺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6页 |
1. 苦荞的食药价值 | 第8-9页 |
1.1 苦荞的营养价值 | 第8-9页 |
1.1.1 苦蛋荞白与氨基酸 | 第8页 |
1.1.2 苦荞脂肪 | 第8页 |
1.1.3 苦荞淀粉 | 第8页 |
1.1.4 苦荞维生素 | 第8页 |
1.1.5 苦荞矿物质 | 第8-9页 |
1.1.6 苦荞膳食纤维 | 第9页 |
1.2 苦荞的药用价值 | 第9页 |
1.3 苦荞开发及应用现状 | 第9页 |
2. 黄酮类化合物的功能特性 | 第9-11页 |
2.1 黄酮的功能特性 | 第10-11页 |
2.1.1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 | 第10页 |
2.1.2 抗肿瘤作用 | 第10页 |
2.1.3 降血糖作用 | 第10-11页 |
2.1.4 降血脂作用 | 第11页 |
2.1.5 调节血压作用 | 第11页 |
3. 苦荞芽萌发的方法和成分变化影响 | 第11-12页 |
4.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 第12-14页 |
4.1 水提法 | 第12页 |
4.2 乙醇提取法 | 第12-13页 |
4.3 酶法提取 | 第13页 |
4.4 微波提取 | 第13页 |
4.5 超临界流体萃取 | 第13页 |
4.6 超声提取 | 第13-14页 |
5. 黄酮类化合物的不同纯化方法 | 第14-15页 |
5.1 大孔树脂吸附法 | 第14页 |
5.2 碱提酸沉法 | 第14页 |
5.3 色谱法 | 第14-15页 |
5.4 高速离心法 | 第15页 |
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苦荞的萌发条件 | 第16-25页 |
1. 材料及方法 | 第16-19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16-17页 |
1.1.1 原料 | 第16页 |
1.1.2 试剂 | 第16-17页 |
1.1.3 主要仪器 | 第17页 |
1.2 发芽试验 | 第17-18页 |
1.2.1 试验方法 | 第17页 |
1.2.2 优化苦荞萌发条件的单因素试验 | 第17-18页 |
1.2.3 优化苦荞萌发条件的正交试验 | 第18页 |
1.3 苦荞芽功能性成分动态分析 | 第18-19页 |
1.3.1 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18页 |
1.3.2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18页 |
1.3.3 V_c含量的测定 | 第18页 |
1.3.4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18-1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9-24页 |
2.1 苦荞萌发条件优化试验结果 | 第19-22页 |
2.1.1 吸水时间对苦荞萌发的影响 | 第19页 |
2.1.2 培养温度对苦荞萌发的影响 | 第19-20页 |
2.1.3 培养湿度对苦荞萌发的影响 | 第20页 |
2.1.4 优化苦荞萌发条件正交试验结果 | 第20-22页 |
2.2 苦荞萌发期间黄酮含量的变化 | 第22页 |
2.3 苦荞萌发期间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第22-23页 |
2.4 苦荞萌发期间V_c含量的变化 | 第23-24页 |
2.5 苦荞萌发期间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第24页 |
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超声波法提取苦荞芽黄酮的工艺研究 | 第25-39页 |
1. 原理 | 第25页 |
2. 材料及方法 | 第25-27页 |
2.1 材料 | 第25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2.1.2 试剂 | 第25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25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5-27页 |
2.2.1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5页 |
2.2.2 苦荞芽粉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25-26页 |
2.2.3 超声波法提取苦荞芽粉黄酮的单因素试验 | 第26-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8页 |
3.1 单因素结果分析 | 第27-38页 |
3.1.1 乙醇浓度对苦荞芽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3.1.2 超声时间对苦荞芽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 第28页 |
3.1.3 提取温度对苦荞芽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3.1.4 超声功率对苦荞芽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 第29页 |
3.1.5 响应面试验结果 | 第29-38页 |
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苦荞芽黄酮的工艺研究 | 第39-46页 |
1 材料及方法 | 第39-42页 |
1.1 材料 | 第39-40页 |
1.1.1 原料 | 第39页 |
1.1.2 试剂 | 第39页 |
1.1.3 主要仪器 | 第39-40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40-42页 |
1.2.1 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 | 第40页 |
1.2.2 上样液的制备 | 第40页 |
1.2.3 树脂的筛选 | 第40页 |
1.2.4 上样液pH对黄酮吸附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1.2.5 动态吸附试验 | 第41页 |
1.2.6 纯度测定 | 第41-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5页 |
2.1 树脂的筛选 | 第42页 |
2.2 上样液pH对总黄酮吸附率的影响 | 第42页 |
2.3 上样液浓度对黄酮吸附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2.4 上样流速对黄酮吸附率的影响 | 第43页 |
2.5 洗脱剂浓度对黄酮解吸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2.6 洗脱流速对黄酮解吸率的影响 | 第44页 |
2.7 苦荞芽黄酮的纯度测定结果 | 第44-45页 |
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讨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Abstract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