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 国内外鲜蛋储藏保鲜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1 常用禽蛋储藏方法 | 第12-14页 |
1.1.1 冷藏法 | 第12-13页 |
1.1.2 浸泡法 | 第13页 |
1.1.3 气调法 | 第13页 |
1.1.4 射线辐射贮蛋法 | 第13-14页 |
1.1.5 涂膜法 | 第14页 |
1.1.6 巴氏杀菌法 | 第14页 |
1.2 国内外鸡蛋涂膜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1.2.1 化工涂膜材料 | 第15-16页 |
1.2.2 油脂涂膜材料 | 第16页 |
1.2.3 可食性物质及复合涂膜材料 | 第16-18页 |
2 新型鲜蛋涂膜保鲜剂的开发 | 第18-20页 |
2.1 牛至提取物 | 第18页 |
2.2 鱼腥草提取物 | 第18-19页 |
2.3 大蒜提取物 | 第19页 |
2.4 甘草提取物 | 第19页 |
2.5 丁香提取物 | 第19页 |
2.6 芦荟提取物 | 第19-20页 |
2.7 山苍子提取物 | 第20页 |
2.8 百里香提取物 | 第20页 |
3 本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3.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0-21页 |
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鸡蛋涂膜保鲜剂抗菌材料筛选研究 | 第22-3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5页 |
1.1 材料 | 第22-23页 |
1.1.1 菌种来源 | 第22页 |
1.1.2 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1.1.3 试剂药品 | 第23页 |
1.1.4 培养基 | 第23页 |
1.1.5 菌液制备 | 第23页 |
1.2 方法 | 第23-25页 |
1.2.1 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1.2.2 新型天然抗菌材料正交筛选试验 | 第24页 |
1.2.3 复合抑菌剂抑菌率测定方法 | 第24-25页 |
1.2.4 复合抑菌剂抑菌效果测定方法 | 第25页 |
1.2.5 数据分析 | 第25页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5-30页 |
2.1 选用材料对Salmonella的MIC测定结果 | 第25-26页 |
2.2 选用材料对Escherichia coli的MIC测定结果 | 第26-27页 |
2.3 选用材料对Staphyloccocus aureus Rosenbach MIC测定结果 | 第27-28页 |
2.4 抗菌材料抑菌率正交实验结果 | 第28-29页 |
2.5 抗菌材料MIC测定结果 | 第29-30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天然抗菌材料组成涂膜保鲜剂配制研究 | 第32-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1.1 材料 | 第32-33页 |
1.1.1 试剂药品 | 第32-33页 |
1.1.2 仪器设备 | 第33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1.2.1 油溶型涂膜保鲜剂制备方法 | 第33页 |
1.2.2 乳化型涂膜保鲜剂制备方法 | 第33页 |
1.2.3 过氧化值(POV)和酸价的测定方法 | 第33-34页 |
1.2.4 乳状液稳定性最佳时乳化体系的HLB值测定方法 | 第34页 |
1.2.5 数据分析 | 第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58页 |
2.1 油溶型涂膜保鲜剂的配制试验 | 第34-39页 |
2.1.1 油溶型涂膜保鲜剂中VE添加量的确定 | 第35-37页 |
2.1.2 油溶型涂膜剂中柠檬酸添加量的确定 | 第37-39页 |
2.2 乳化型涂膜保鲜剂配制试验 | 第39-58页 |
2.2.1 乳化型涂膜剂乳化体系所需HLB值测定结果 | 第39-44页 |
2.2.2 乳化型涂膜保鲜剂乳化体系最佳乳化剂配方的确定 | 第44-47页 |
2.2.3 乳化型涂膜剂乳化配制工艺优化结果 | 第47-54页 |
2.2.4 乳化型涂膜剂理化性质的表征 | 第54-55页 |
2.2.5 涂膜剂涂膜鲜蛋后蛋壳表面扫描电镜结果 | 第55-58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58-60页 |
第四章 复合型涂膜保鲜剂对比研究 | 第60-7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3页 |
1.1 材料 | 第60-61页 |
1.1.1 原料蛋 | 第60页 |
1.1.2 主要仪器 | 第60-61页 |
1.1.3 试剂药品 | 第61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61-63页 |
1.2.1 油溶型涂膜保鲜剂的制备 | 第61页 |
1.2.2 乳化型涂膜保鲜剂制备 | 第61-62页 |
1.2.3 涂膜方法 | 第62页 |
1.2.4 试验设计 | 第62页 |
1.2.5 检测指标 | 第62-63页 |
1.2.6 数据分析 | 第6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3-73页 |
2.1 不同油溶型保鲜剂对感官指标的影响结果 | 第63-65页 |
2.2 不同油溶型保鲜剂对失重率的影响结果 | 第65-66页 |
2.3 不同油溶型保鲜剂对蛋黄指数的影响结果 | 第66页 |
2.4 不同油溶型保鲜剂对哈夫单位的影响结果 | 第66-67页 |
2.5 不同油溶型保鲜剂对蛋白指数的影响结果 | 第67-68页 |
2.6 不同油溶型保鲜剂对蛋白pH值的影响结果 | 第68页 |
2.7 不同乳化型保鲜剂对感官指标的影响结果 | 第68-70页 |
2.8 不同乳化型保鲜剂对失重率的影响结果 | 第70-71页 |
2.9 不同乳化型保鲜剂对蛋黄指数的影响结果 | 第71页 |
2.10 不同乳化型保鲜剂对哈夫单位的影响结果 | 第71-72页 |
2.11 不同乳化型保鲜剂对蛋白指数的影响结果 | 第72-73页 |
2.12 不同乳化型保鲜剂对蛋白pH值的影响结果 | 第73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73-75页 |
第五章 新型鸡蛋涂膜保鲜剂保鲜效果研究 | 第75-9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5-80页 |
1.1 材料 | 第75-77页 |
1.1.1 原料蛋 | 第75页 |
1.1.2 仪器设备 | 第75-76页 |
1.1.3 试验试剂 | 第76-77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77-80页 |
1.2.1 棕搁油涂膜保鲜剂的制备 | 第77页 |
1.2.2 CMC大豆油涂膜保鲜剂的制备 | 第77页 |
1.2.3 涂膜方法 | 第77页 |
1.2.4 试验设计 | 第77页 |
1.2.5 检测指标 | 第77-79页 |
1.2.6 对鲜蛋货架期评定的数学预测模型构建 | 第79页 |
1.2.7 数据分析和模型检测 | 第79-8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0-89页 |
2.1 不同处理组蛋的感官指标 | 第80-81页 |
2.2 不同保鲜组失重率变化测定结果 | 第81-82页 |
2.3 不同保鲜组蛋黄指数变化测定结果 | 第82页 |
2.4 不同保鲜组哈夫单位变化测定结果 | 第82-83页 |
2.5 不同保鲜组蛋白指数变化测定结果 | 第83-84页 |
2.6 不同保鲜组蛋白pH值变化测定结果 | 第84页 |
2.7 不同保鲜组蛋白表面张力变化测定结果 | 第84-85页 |
2.8 不同保鲜组挥发性盐基氮的变化测定结果 | 第85-86页 |
2.9 不同保鲜组蛋内容物菌落总数的变化测定结果 | 第86页 |
2.10 不同保鲜组蛋壳表面感官评定测定结果 | 第86-87页 |
2.11 对鲜蛋货架期预测模型构建 | 第87-89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89-9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附录 | 第100-102页 |
作者简介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