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阶段越南留学生汉字学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的留学生为考察对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9页 |
第二节 对越汉字教学现状的研究 | 第9-11页 |
一、对越汉字偏误的研究 | 第9-10页 |
二、对越汉字习得的研究 | 第10-11页 |
三、对越汉字教学法及教学策略的研究 | 第11页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一、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第四节、研究的材料和方法 | 第12-14页 |
一、研究材料 | 第12-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广西民族大学汉字的教学现状 | 第14-17页 |
第一节 教学的类型 | 第14-15页 |
第二节 课程的设置 | 第15页 |
第三节 教材的选用 | 第15-16页 |
第四节 教师队伍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初级阶段越南留学生汉字学习的情况分析 | 第17-28页 |
第一节 初级阶段学习者的情况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初级阶段越南留学生汉字书写的错误类型 | 第19-25页 |
一、错字 | 第19-22页 |
二、别字 | 第22-25页 |
第三节 初级阶段错别字数据分析 | 第25-28页 |
一、语料的统计 | 第25页 |
二、错别字的分布情况 | 第25-27页 |
三、识字量与错误的关系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初级阶段越南留学生识认汉字的问题因素分析 | 第28-34页 |
第一节 汉字的因素 | 第28-31页 |
一、字形的因素 | 第28-30页 |
二、字音的因素 | 第30页 |
三、字义的因素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学习者的因素 | 第31-32页 |
一、学习者的态度影响 | 第31页 |
二、母语的负迁移 | 第31-32页 |
三、识字量不足 | 第32页 |
第三节 教学的因素 | 第32-34页 |
一、课堂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 第33页 |
二、课时设置的问题 | 第33-34页 |
第四章 针对初级阶段越南留学生汉字教学的对策 | 第34-45页 |
第一节 汉字的教学对策 | 第34-39页 |
一、加强笔画笔顺的教学 | 第34-36页 |
二、加强部件教学 | 第36-37页 |
三、加强形似字、同音字的教学 | 第37-38页 |
四、字词相结合教学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学习者的学习对策 | 第39-40页 |
一、培养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 第39页 |
二、加强汉字的积累 | 第39页 |
三、端正学习态度 | 第39-40页 |
第三节 教学的对策 | 第40-43页 |
一、培养学生的汉字字感 | 第40-41页 |
二、加强课堂教学方法的针对性 | 第41-42页 |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 第42页 |
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汉字教学 | 第42-43页 |
五、合理的课时设置 | 第43页 |
第四节 教材的对策 | 第43-45页 |
一、改进教材,语文分开教学 | 第43-44页 |
二、编订汉字教材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