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抗坏血酸简介 | 第11-13页 |
1.2.1 抗坏血酸的结构、制备及性质 | 第11-13页 |
1.2.2 抗坏血酸在食品中的应用 | 第13页 |
1.3 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研究进展 | 第13-21页 |
1.3.1 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结构、性质及应用 | 第14-15页 |
1.3.2 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合成研究 | 第15-20页 |
1.3.3 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 第20-21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D-异抗坏血酸油酸酯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第23-36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3-24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4-27页 |
2.3.1 油酸原料组成分析 | 第24页 |
2.3.2 脂肪酶活力测定 | 第24-25页 |
2.3.3 IAO的制备 | 第25页 |
2.3.4 IAO的定性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2.3.5 IAO的定量分析方法 | 第26页 |
2.3.6 IAO的分离纯化 | 第26-27页 |
2.3.7 IAO的结构表征 | 第27页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7-34页 |
2.4.1 油酸原料组成分析 | 第27-28页 |
2.4.2 IAO的定性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2.4.3 IAO的定量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2.4.4 IAO的分离纯化 | 第30-31页 |
2.4.5 IAO的结构表征 | 第31-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D-异抗坏血酸油酸酯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 第36-51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6-37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7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7-40页 |
3.3.1 IAO制备的单因素试验 | 第37-39页 |
3.3.2 响应面法实验设计 | 第39页 |
3.3.3 脂肪酶的重复利用 | 第39-40页 |
3.3.4 数据分析 | 第40页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50页 |
3.4.1 IAO制备的单因素试验 | 第40-44页 |
3.4.2 响应面法优化IAO的制备工艺 | 第44-49页 |
3.4.3 脂肪酶的重复利用 | 第49-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D-异抗坏血酸油酸酯的性能研究 | 第51-65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1-52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51-52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52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52-56页 |
4.3.1 样品熔点测定方法 | 第52页 |
4.3.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第52-53页 |
4.3.3 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第53-54页 |
4.3.4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测定 | 第54页 |
4.3.5 不同抗氧化剂在油脂体系中抗氧化效果比较 | 第54-56页 |
4.3.6 数据分析 | 第56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56-64页 |
4.4.1 样品熔点测定 | 第56-57页 |
4.4.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结果 | 第57-58页 |
4.4.3 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结果 | 第58-59页 |
4.4.4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结果 | 第59-60页 |
4.4.5 不同抗氧化剂在油脂体系中抗氧化效果比较 | 第60-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件 | 第77页 |